“主公,如今農業豐收,商業繁榮,是否應當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一位大臣提議道。
劉備思索片刻後說道:“此議甚好,當修築道路、橋梁,方便百姓出行和貨物運輸。”
孫權接著說:“還要興修水利,以防旱災洪災。”
“主公,文化教育也當進一步普及,讓更多百姓受益。”
劉備點頭道:“可增設學堂,聘請良師,讓貧寒子弟也有讀書的機會。”
孫權說道:“同時鼓勵文人創作,弘揚國家之精神。”
“主公,對外交流亦不可忽視,當與他國建立友好關係,互通有無。”
劉備微笑著說:“派使者出訪,展示我國之強盛與友好。”
孫權補充道:“也要學習他國之長,為我所用。”
“主公,隨著城市的發展,住房問題日益突出,如何解決?”
劉備說道:“規劃新的居民區,合理布局。”
孫權說:“同時控製房價,讓百姓能買得起房。”
“主公,稅收製度是否需要調整,以適應經濟的發展?”
劉備思考片刻:“召集專人研究,既要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又不能加重百姓負擔。”
“主公,環保問題也需重視,工廠的增多帶來了一些汙染。”
孫權說道:“製定環保法規,嚴格監督,讓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各項政策得以實施。
新修的道路和橋梁連接了城鄉,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這條路修得真好,去城裡買賣東西方便多了。”一位村民走在新路上,滿心歡喜。
他推著一車蔬菜,準備去城裡售賣。
“以前路不好走,菜都顛壞了不少,現在可不怕了。”
“而且運輸成本降低了,能賺更多錢。”
水利工程的建設保障了農田的灌溉,減少了災害的影響。
“今年不怕乾旱了,有水就能有好收成。”
農民們看著流淌的水渠,心裡踏實了許多。
“這水利工程真是造福咱們啊。”
“政府還派了專家指導我們用水,科學灌溉。”
新增的學堂裡,孩子們認真學習,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我要努力讀書,將來做個有用之人。”
“我要當大官,為百姓謀福利。”
“我要當老師,教更多的孩子。”
“還要發明新的東西,讓大家生活更方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