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一旁林父卻有點不對,隻見他快速上前,跟耶昂先生握手。
“薩沙,好久不見。”林父握著耶昂先生,非常熱情地用俄語說道。
竟然是舊識。
耶昂先生有些奇怪,他想不起自己什麼時候見過林父了,隻是不知所以地跟林父握手,看著林父的樣子,突然想起在哪兒見過林父了。
“你是”耶昂先生滿腹狐疑地向林父確認到,“你是,維克托-林?”
“正是,好久不見。”林父說道。
兩個“老男人”的重聚讓剩下的包括林義龍在內的所有人都感到錯愕。
兩家人分乘不同車輛進入了林場,林義龍把自己的父母帶去了樓下的起居室。
安排兩家會麵從而試圖消除分歧的努力有一定幾率會發展為“困難”難度。
無論是林家還是耶昂家,都屬於某種“本本分分”的家庭,就算偶然出現了一些不幸,也是可以憑借“家底”,可以使自己免於饑餓和嚴寒。這樣的有保障而且相對穩定的生活風格,讓兩個家庭更希望維持與主流相近的價值理念,一旦這股力量聚合,耶昂姐妹和林義龍除非想家庭徹底分裂,要不然是很難與之對抗的。
“老爸你跟耶昂先生是怎麼認識的?”林義龍問道。
“那時候我在圖拉學鑄造,我們被分在一個實習隊伍裡,就這麼認識了唄。”林父說道,“唉,三十多年以前的事兒了,根本沒想到還能在有生之年再見麵。”
隨即,林父立即換了一個凜冽的凶相。
“沒想到,你竟然”林父指著林義龍的鼻子有些顫抖,然後又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唉,這我怎麼好意思去和他的家人見麵。”
林母瞪了一眼林義龍,隻用一句話就把林父的火氣澆滅了“想想現在該怎麼辦吧。”
現在的情況果真是應了林義龍那句“反正我不受損失”的那個立場,既然轉變為了立場一致,做法是不是符合林父林母的價值和觀念反而無關緊要了——林父林母就這樣被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自家兒子和雙胞胎姐妹的關係——這也是林義龍“轉移矛盾”的巧妙做法。
林母用這一句話就讓林義龍的擔憂消散了很多。
“你跟兩姐妹的父母見過?”見林父去一旁自怨自艾了,林母接過了話頭。
“是的,那是在莫斯科,去年夏天的時候跟他們見過。”接下來,林義龍簡單地提及了耶昂夫婦為了治療癌症而在倫敦停留的經過。
“那他們接受了你?”林母問道。
“是納迪亞和薇拉說服了她們的父母,至少不像之前那麼反對了。”林義龍回答道。
“真愁人!”林父說道,他一方麵感歎耶昂一家的不幸,一方麵感歎自己麵臨的道德困局,可一切正如林義龍的劇本在演下去,林父林母的立場都鬆動了,“你們的問題,你們自己解決,我和你母親不做過多乾預。”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