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這倆孩子,長得真快!都添肉糜、蛋羹了!”老太太看著大寶、小寶吃蛋羹,感慨道。
白疊子開始結棉桃,再過些時日就裂開,露出白色纖維,長些時日,就能采摘。
待白疊子製成的棉紗弄好,他們就能動身。
哎呀,天天盼啊盼的,總覺得時間過得太漫長!
“咯咯!”小寶以為祖母在逗自己,咯咯笑著回應。
大寶沒搭理,喜歡吃雞蛋羹,忙著呢!
“是啊!看著看著,孩子就長大了!”高氏還好,心情也激動,但沉得住氣。
再過兩日一季稻就要收割、翻耕,二季稻育秧,旱地種豆,接著二季稻插秧,就可以啟程了。
這一忙便是一個多月。
“噠噠噠!”院子外響起馬蹄聲,“請問這裡是小蘇大人府上嗎?”
“是!你哪位?”杜氏出來。
“我等來自長安,奉命押運藏書。”一名九品官員躬身道,“請問小蘇大人在嗎?”
“在,在授課!”杜氏忙帶著車隊到學校。
聽聞藏書到,蘇櫻忙停下課,帶著師生迎接。
乖乖!足足拉了八輛牛車,每輛車上六隻打了封條的大箱子!得多少藏書?
“這麼多?”蘇櫻樂壞了。
“聖上命孔大人從國子監、弘文館中擠出來的,還從將作監、太醫署、司農寺、欽天監搜羅了各類雜書。”押送官員回道。
“孔大人?孔穎達大人?”蘇櫻問。
“正是!”押運官回道。
“孔大人不是弘文館學士?怎麼是他督辦?”蘇櫻不解。
“下官不知,隻奉命押運!”押運官抱歉道。
奏疏送達天庭,聖上很是欣慰,當即下旨讓國子監督辦。
誰知國子監反應激烈,本來藏書不多,還要勻給千裡之外的嶺南女子官學!
女子念書有何用?不過就是蠶桑、紡織,至於嗎?這些書用得上嗎?
“依文卿的意思,種地有啥可研究的?要司農寺作甚?不如把司農寺拆撤了?”聖上問。
“臣,並無此意!臣是覺得蠶桑、紡織乃女子必備技能,世代母傳女,開辦學校屬實浪費!”國子監司業回道。
聖上靜靜看著階下的國子監司業,身為主管學業的司業竟如此觀點,大唐六學交給此人,能行嗎?
陸大儒年前最後一次大朝會後,回家便病倒,一直臥床不起,上月終於油儘燈枯走了。
唉,要是陸大儒還在多好,他一定會全力支持,不會這般迂腐、固執。
國子監裡有誰當得起祭酒之職?亦或是司業?
給事中孔穎達?嗯,找個機會把文仲換掉!太過墨守成規。
不能再用老腐朽,大唐國學需要新氣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而不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
國子監司業文仲半天不見動靜,驚訝抬頭,卻見聖上神色莫名,猛地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忙低下頭。
聖上的眼神裡中他看到舉棋不定,是什麼讓他猶豫,猶豫什麼?
“既然你國子監不要女子官學,那便將女子官學納入弘文館名下吧!給事中孔卿何在?”聖上直接繞過國子監。
“臣在!”給事中孔穎達出列。
“嶺南女子官學乃我大唐又一創舉,教授女子算文識字,傳承、提高、改進蠶桑、紡織技藝。
其作用與意義,與司農寺相輔相成,望孔卿重視,整理一批書籍送往嶺南。
經史典籍、藥學、醫學、農時、蠶桑、水利、冶煉各類書籍皆在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