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姥娘的心願了了。雖然沒有見到姥娘,但是知道了姥娘的下落,也知道了姥娘為了他、為了他的未來和幸福,忍著病痛,長途跋涉把他送回了老家,送回到了爺爺的身邊,讓他有了安身立命之地,自己才安心的走了,這就是自己的姥娘,一個堅強的、偉大的、崇高的女人啊!
大海覺得這一趟來得值。若不來,他將永遠牽掛著姥娘,也永遠不知道姥娘的下落,更不清楚姥娘為了他付出了多麼大的犧牲。得知姥娘去世,他雖然悲痛欲絕,但心裡坦然了,踏實了。
跟陳家兩口告彆之後,大海一行就直奔王闖家而去。王闖是城裡窮苦人家的孩子,住在蒿裡山東南山腳下,家裡連個院都沒有,隻有兩間破房子,直接衝著外麵的大路。大海站在門外喊道:“王闖,王闖在家嗎?”
喊聲一落,隻聽房門“哢啦啦”一聲,開了,出來一個白發蒼蒼,形容枯槁的老女人。大海上前兩步,叫道:“王大娘,我是宋大海呀,王闖在家嗎?”
王闖娘一聽,渾身一哆嗦,往前湊近了盯著大海看。大海知道她眼睛不好,近乎瞎子。隻聽王闖娘驚愕地問道:“你真的是宋、宋大海嗎?”
大海說:“是呀,我來找王闖啊。”
“哦喲,謝謝你呀,還記得王闖。可不巧啊,王闖上山撿鬆球去啦。這天啊,忒冷了,俺家沒柴火,沒法過了,這蒿裡山上樹少,早叫人撿光了,就到泰山上去撿了燒火做飯啊。要不咋辦哩?”
大海問清了王闖回來的時間,就說:“大娘你忙吧,王闖回來,你就告訴他,讓他在家等我,我晚上再來找他。一定來。”
為了讓弟兄們開開眼界,大海帶著他們先在泰安城裡逛了東嶽廟、城隍廟,通天街,還專門到大擂台上體驗了一把打擂的場景;最後,來到了泰山腳下的普照寺。大半天的時間,大海帶著大家把個泰安城逛得差不多了,弟兄們直呼過癮。傍晚時分,大海又帶弟兄們轉回到了王闖家門口。
離著老遠,大海看到一個瘦高個小夥,正站在路邊東張西望,就高喊一聲:“嗨,王闖!”
王闖扭頭一看,大叫一聲:“大海!”,兩人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向對方跑去,很快就抱在了一起。大海揮動小拳頭,在王闖的背上咚咚咚咚直打,王闖就哈哈笑著說,“想死我啦,你終於回來啦,你再不回來我就去找你了,我就是餓死了,我也得餓死到你的跟前,太想你了!”
一陣高興過後,兩人就商量起到靈岩山去的事情,王闖說:“咱們原來那個隊伍的弟兄,我最少能帶八個人。去靈岩山的路我熟,跟著有年紀的人去打過獵,也到靈岩寺裡燒過香。那靈岩山,沒上山頂去過,但知道,真高,真險!”
大海一路上都在為去靈岩山找向導發愁,聽王闖如此一說,心裡有了底,也特彆高興,就讓王闖當晚去約人。第二天吃過早飯,王闖就帶來了十個,加上王闖十一人,這些小夥子,最大的十九歲,最小的也十六歲了,他們家裡都窮的叮當響,巴不得跟著大海去找碗飯吃,特彆是聽王闖說,跟著大海能吃得好,穿得也好,會過上無比快活的日子。大海在泰安的時候,和他們在一塊做過很多轟轟烈烈的事情,令他們終生都難忘,所以他們信大海。
當天上午,大海掏出了一點銀子,由王闖帶著,到泰安城的街市上,買了一些衣服,還有好吃的、好喝的,每人背了一大袋。這一行十七人,頗有點正規軍的樣子,排著整齊的隊伍,王闖在前帶路,大海等人緊跟其後,意氣洋洋,豪氣十足的向靈岩山而來。
沿著泰山腳下的路往西北走,大約七八裡路,就來到了一個岔路口。一條往西北走,是能通馬車的大道;拐往正北的小道,曲曲彎彎往山裡延伸。王闖說,“咱們走這條小道,那條大道通濟南府,過濟南府再往北就是河間府,然後就到大名府了;咱們去靈岩山,就走這條小道。”
一行人在靈岩寺南麵的山坡上吃了午飯,又爬了半個時辰的山間羊腸小道,來到了一座四麵如刀削般陡峭的山峰下。王闖指著眼前的山峰說:“看,這就是靈岩山!”
雖然大半天的時間,一直在山道上艱難地行進,有很多路段都是石頭摞石頭,需要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可一看眼前的這座山峰,剛才走過的那些路卻成了好走的。從鄆城來的弟兄都在感歎:“啊喲,這麼陡!這哪是山?這不是上天嘛!”
這山峰猶如拔地而起直衝雲霄一般,那山崖陡峭得像是直上直下,而那崖壁看上去光滑如雪,在過午陽光的照射下,與山上還沒有化掉的積雪相輝映,銀光燦燦,把人的眼睛刺得難以睜開。大家站在這山前呆呆的望著,讚歎之餘,不禁都倒吸冷氣。宋鐵柱率先開腔了,說:“俺娘哎,這樣的山怎麼上去啊?從小就在心裡不知多少回地想像過山的樣子,怎麼都沒想到過會是這樣的!上邊有人嗎?上麵能住人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