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做大事不走尋常路_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7章 做大事不走尋常路(1 / 1)

大家懷著激動且興奮的心情,各自回去準備,隻剩下了小五和大龍。小五問:“下山的日子沒定啊?”

大龍說,“我還沒想好,你覺得呢?”

自從大龍和小五等人從宋家莊逃出,直到在靈岩山的一兩年時間裡,大龍尚小。所以那時候,不論大事小事,大龍都要先問小五。小五呢,也都是自己想起什麼就說什麼,直言不諱,兩人配合的很是默契,互相幫襯互相提攜並且也都互相理解。眼下小五明白,大龍已經跟靈岩山時期完全不一樣了。他成熟了。雖然他的年齡還不滿十八周歲,可是他比一般人成熟的要早得多,老練得多。小五從自己所讀的書中明白了一個道理,皇帝和大臣之間,講的是君君臣臣,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為臣綱,做臣子的本領多高、功勞多大,都必須無限忠於君王,不能越雷池半步,尤其不能觸犯龍顏;說話做事,都得三思而後行。儘管他跟大龍的私交,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並且兩人從靈岩山一直到這裡,配合上也很是默契。表麵看,大龍從來沒有表現出對他的絲毫不滿,或者那種老大的無限尊嚴感;但畢竟大龍是寨主,是老大,自己是輔臣般的人物,自己必須定好位,既要儘到責任,又不能越位,尤其不能犯上。正因此,他說話做事就跟以前有所不同。他回答道:“要以老規矩老傳統和老的說法,咱下山行動,一是得選一個吉利日子;二呢,最好是過大節的時候下山,那時候不管是富人還是官府,都隻顧過節,便於咱們行動;再說,過節的時候,能弄到更多的錢財,收獲常常更大。當然,這是老觀念老傳統了,總督你是現代派,不一定遵循這些過時的老舊杠杠。”

大龍很是坦誠地說:“不錯,凡事都不要死守老規矩,不管做事,還是為人,都得靈活一點。你沒看那史書上,尤其是《史紀》當中,寫了好多打仗的事例,不都是叫‘相機行事’嗎?‘相機行事’啥意思啊?那就是乾事情要看準時機,看準時機就乾,不猶豫、不拖遝,要果斷利落。可啥樣的時機才是好的?人們常說的選吉利日子,這個吉利日子大概就有好時機的意思。所以吧,選吉利日子出征,倒是有點道理,大家都有這個習慣,這樣的觀念也深入人心,都覺得吉利的日子,做事就吉利,就能成功。其實我看也未必。可是既然大家都是這麼想,那咱就順從大家的想法,這一點呢,咱可以好好考慮。但是靈岩山上那些家夥,堅持的那個逢大節才下山行動,咱在靈岩山的時候不就給他們打破了嗎?逢大節行動,說起來,人家忙著過節沒有防備,收獲也能大一點,其實不然。你想啊,過大節的時候,人家固然準備的東西多,最高興的時候也最容易大意,便於咱行動對吧?可是實則不然。那些大家大戶啊,官府啊,到過大節的時候,他們警惕性很高的,並且人家都有過教訓,所以往往到過大節都準備的很充分,那看家護院的,站崗放哨的,安排得周到得很,那時候咱們下山反倒是馬前失蹄的多,做不成事的時候多。當然特殊情況除外,好比說過大年,不管是官府還是富人家,都放鬆警惕,不會真正防守什麼的。因為誰都知道,過年了嘛,就是土匪強盜也過年呀,土匪強盜哪有過年下山搶劫搞事的?可我就想了,今年過年,咱們一定要下山狠狠的弄他一把。咱就是要打破這些慣例,打破這些先例,相機行事。要做大事,要做成大事,那就不能墨守成規,不能走尋常之路。這回呀,不是快到六月六了嗎?六月六,不管是官府還是富人家,肯定警惕性都高的很。誰都知道,六月六,常常都是土匪和強盜最適合行動的日子,那季節也好呀。可咱哩?今年偏偏六月六不乾,也不在六月六之前乾,因為六月六之前人家就開始防著了。那咱啥時候乾呢?過罷六月六,人家都高高興興地過完了天貺節,站崗的放哨的都撤走了,警惕性也都降低了,甚至沒有了,這個時候咱們打他個空檔,狠狠的抓上一把。我看,咱就定他個六月初九。六月初九這個日子最合適。待要走,三六九。那皇上、大臣,還有皇家的王爺皇後啥的,就連那天老爺都重視這個九,要不咋叫‘九天’哩?又是六月初九,六九合一起,又順又高,那天最好是再下點雨,嘿嘿,咱成功的把握可就更大了。”

小五聽著大龍這一番話,不停的點頭。他覺得大龍說出來的這些東西,有些他從書上看到過,有些他卻沒有看到過,他不禁又覺得人家那出身就特彆重要。他的爹在縣裡當官當的就蠻好,現在人家又在梁山當二號頭領。他聽銅鎖說,梁山上雖然宋江是二號頭領,可是好多頭領和能人都是奔著宋江去的,宋江的威信和地位呀,比那頭號人物晃天王可高得多了。大龍有這樣一個爹,又回去在那裡待了小半年,耳濡目染的,學了好多新的見識啊。這麼想著,他便連聲說:“好,好,總督你這個想法,我十分的讚成,那就定六月初九,我讓他們做好準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陽光下的影子與影子下的浪漫 穿越到修仙世界裡當歌手 木葉之光 半島:說好一起當夢楠,你玩叛變 香餑餑她超治愈,人脈超廣的! 大明獸醫,開局給朱標續命 報告首長,99年的事情瞞不住了 火影:從截胡美琴開始 海賊之黑暗大將 重回90:金瞳鑒寶發家,全家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