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聽到這裡,既迷糊不解又憤憤不平,便問:“你這樣說,有何依據呢?”
銅鎖說,“我真的沒有依據,我隻是感覺。也是從書中讀來的,算是讀書得到的一種啟示吧。當然啦,你家令尊和梁山軍這種情況,隻有這個朝代才會有;我說的那種情況,也隻有這個朝代才會發生。”
大龍盯著銅鎖問:“為啥這樣說?”
銅鎖:“咱不管彆的朝代和彆的皇上如何如何,咱就說現在這個朝代。你我為什麼不跟著令尊走啊?為什麼咱要回老家來?說實話,當初如果單純是因為你沒能成為正規將軍的事,我還真不一定願意跟著你離開梁山軍。主要是因為我看透了這個朝代和當今皇上。正因為咱處在這個朝代,有這麼一個皇上,梁山軍招安以後不會有好果子吃,根本就不可能有你家令尊所期望的那種回報,還不如咱們自己另起爐灶,重打鑼鼓另開戲,自己去開發新營盤。我這樣想,才跟著你來的。”
大龍說:“你這個想法跟我是一樣的。但那時咱並不知道朝廷要讓梁山軍去破遼,也沒想到這麼順,取得了這麼大的勝利。我就是對打勝了建立了卓越功勳卻得不到應有回報這事,覺得有點莫名其妙,令人疑惑和不解,皇上作為一國之君,難道......”
銅鎖:“哎呀,總督啊,咱們在梁山上不就說過嗎?現在關鍵是朝廷裡奸臣當道啊,皇上完全成了擺設。眼下的這個皇上,為啥稱他道君皇帝?因為他迷上了道教,自己一想修道,還給自己封了個‘教主道君皇帝’的名號。前些年整天迷奇石,什麼太湖石、靈壁石、青田石、雨花石、壽山石,他從全國各搜集各種石頭,堆滿了皇家公園和皇宮;這幾年又對古器,像古鼎什麼的,讓全國的官員富商為他捐贈古器。當然啦,這隻是他的大事。日常呢,這個皇帝他不乾正事,也不管正事兒,他隻掛著皇帝名,擺著皇帝架子,日常生活就知道玩兒,吃喝玩樂嫖女人,甚至嫖妓女,啥事他都乾,就是不乾正事,不乾皇上該乾的事。那他不乾正事,朝廷裡誰說了算?那些奸臣呀,像什麼蔡太師啊,什麼高太尉呀,還有什麼童貫、楊戩、梁師成的,朝廷的大權都在他們手裡呢。這些奸臣一邊想著法子哄皇上高興,一邊大乾禍國殃民的事。你想這些人,尤其是那個蔡太師,還有高太尉這兩個人物,哦,還有童貫,當初一拔兒一拔兒的派軍隊去征剿梁山,都失敗了,那是打的誰的臉呀,打的他們蔡的臉尤其是梁山軍還活捉了高太尉,差點叫林衝把他給手刃了。這種情況,那蔡太師、高太尉還有童貫,他們不把梁山軍恨之入骨,置之死地而後快才怪呢,所以不管梁山軍打多麼大的勝仗,不管梁山軍建立多麼大的功勞,要想達到預期目的,得到皇上的多大多大的賞賜,給予多麼多麼高的地位,我覺得這事忒懸,真的,忒懸。”
大龍的眉頭鎖起來了,兩眼頓時無神,低下頭來看著腳尖兒,說道:“有這麼嚴重嗎?要真的是這樣,咱們在這裡恐怕也不安全。”
銅鎖說:“哎對了,這也正是這幾天我想跟您說的。我我想說兩條。令尊建立的功勞越大,名聲越響,咱越得有危機感,這是第一條;第二條,你老家這個地方,無論如何咱不能長期待下去,咱們一定要及時捕捉令尊在朝廷那邊的消息,一有風吹草動咱們馬上撤離。要不啊,咱就會有大麻煩。”
大龍:“唔,我倒是一直在這麼想。隻是我總覺得這一回,我爹他們如此輝煌的業績和天大的功勞,朝廷無論如何也不會虧待了他們。要是真像你說的那樣,這大宋朝還有什麼希望?天下哪裡還有真事真理?”
銅鎖:“這麼跟您說吧,若不是令尊力主,梁山軍不會投降朝廷。哦對了,所謂招安就是投降也叫歸順。反過來說,若令尊不率領梁山軍投降的話,你想想那是什麼陣勢?北麵有令尊和田虎,南麵有王慶和方臘,這麼四支義軍,就已經把這大宋朝肚子裡攪得七零八落了;哎,偏偏那遼國又趁火打劫,占了燕山府、幽州、冀州,檀州等等等等那麼多地方,內外一夾攻,這宋朝不就完蛋了嗎?大宋朝一完蛋,田虎和王慶肯定實力不夠,令尊坐了天下,給方臘一個太師或者是宰相,再把那遼國擺平,天下篤定,多好的事?可令尊一門心思要招安,總算是招安成功了,皇上除了給令尊一個空頭名堂,什麼破遼都先鋒,然後就讓令尊率領梁山軍出征,去啃那朝廷啃不動的硬骨頭,朝廷也沒想到哇,嘣嘣嘣,三下五除二,還真把遼國給乾敗了。那遼國一敗,外邊的外敵消滅了,解除了外圍,隻剩了內患。原本,最大的內患是令尊和他率領的梁山軍,梁山軍自己把自己解決了,不就剩下了田虎王慶和方臘?田虎王慶,跟方臘是沒法比,但也不大好對付。當然,要是讓梁山軍去對付他們,一定是易如反掌,隻是梁山軍要跟方臘的隊伍角力,勝負很難料定。我覺得吧,令尊率梁山軍得勝還朝後,最大可能是讓他再去征討田虎王慶和方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龍已經被銅鎖的分析徹底征服了,一邊聽一邊想,銅鎖分析得太精準太棒了。但一聽後麵這話,就覺得完全不可思議,問道:“怎麼可能?要真那樣,豈不是把梁山軍當成了專業討逆軍?拿著梁山軍當槍使?”
銅鎖:“不錯,就是當槍使,朝廷采取狗咬狗的手段,讓梁山軍跟這三支義軍惡鬥,讓梁山軍這隻最凶的狗,去跟那三隻狗決鬥,朝廷就是要借梁山軍這股力量,借令尊的手,把那三隻力量給咬死、除掉。到那時候,我估計梁山軍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朝廷就算是給剩下的將領封官也好,獎勵也好,也花不了多少本錢,何況真到了那個時候,朝廷沒有了外患,沒有了內憂,梁山軍剩下幾十個將領,在朝廷這個大秤盤上還能壓得起秤砣來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銅鎖的這一番話,把大龍的腦子又攪亂了。若不是跟銅鎖這樣的感情,若不是對銅鎖如此信任,若不是隨著年齡增長,性格變的越來越沉穩,聽著銅鎖說的這樣一番話,大龍會把他趕到一邊去,甚至把他的什麼軍師也勾掉。可是此刻,大龍隻是緩緩的舒了口氣,說道:“唉,本來是件好事,我挺高興。經你這麼一說,我這心情,唉,拉屎拉到鞋頁根上沒法提了!這才叫樂極生悲呢!”
對於銅鎖說的這些情況,大龍其實是有這個認識和思想準備的,要不然他也不會那麼堅決地要求回老家,要求離開梁山軍。當然,這也是他師傅史進的觀點。儘管史進說的不像銅鎖分析的如此透徹如此露骨,可史進那些說法,對大龍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銅鎖這一陣子剖析和議論之後,大龍腦子陷入了一片混亂,也十分沮喪。當天晚上他睡得很少,二夫人情緒高漲,本想跟大龍來一點好事,爽上一把,可是被大龍嗬斥了兩句,弄了個沒趣,乾脆跑到外間,跟水仙一個床去睡,扔下大龍獨自一人苦苦地思索。大龍還是想,儘管自己覺得梁山軍的前景並不樂觀,儘管銅鎖的分析也確實有道理,分析的很到家很透徹,可他總覺得老爹帶著梁山軍,出那麼多的力,拿著命為朝廷為國家去拚,最終卻得不著一點好報,這天下還有講理的地方麼?這麼一想,他又覺得也許不會像銅鎖說的那麼不堪。
可令他失望的是,隔了三天,新的情報來了。果然被銅鎖完全說中,宋江率軍回到京城以後,又是那樣,宋江的梁山軍,一概不讓進城,還是住在城外的陳橋驛,隻讓宋江和盧俊義帶著幾個骨乾將領去麵見了聖上。聖上誇讚了他們兩句,然後贈送給了宋江一身錦袍,一匹好馬,一副玉鞍,還有一把寶刀,就把他們打發出來了。接著宋江等人就接到了聖旨,要他們到河北西路去討伐田虎。
大龍看著這份情報,兩眼直瞟銅鎖。銅鎖也看完了情報,遞還給他的時候,兩人會心的交換了一下眼色,卻都是麵無表情。
大龍喃喃道:“田虎,真去打田虎了,真去了。你簡直就是料事如神呀。”
大龍對田虎是了解的,甚至可以說,清楚的。他們在青崖寨的時候,就離著田虎不遠,就聽說過。那個時候的田虎就已經發展到一萬多人了,已經占領了一個州五個縣。眼下田虎已經成了大宋朝的一大禍害。朝廷幾次派兵前征剿,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田虎起事的地方,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山勢險峻層巒疊嶂。他帶的那些人,原本就都是社會上的一些惡少和沒有正經職業的地痞流氓,好鬥凶狠,打仗異常凶猛。朝廷派宋江率梁山軍前往征剿,站在朝廷的角度,算是用對了人,看準了人。根據朝廷曆次征剿梁山的情況看,朝廷的軍隊要去跟田虎對陣,絕對不可能得勝。而梁山軍,那就是勝券在握。可畢竟是打仗啊,田虎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而梁山軍招安以後隻剩了二萬多人,聽說滅了遼國,補充了一下兵力,又增加了二萬多人,可是將領級彆的,沒有增加。
大龍用手彈敲著那份情報說:“軍師啊,看來你說的準呀。要這樣的話,打完了田虎,看來又得去打王慶哦。”
銅鎖:“這是毋庸置疑的,用腳丫一想都能想得到。想都不用想,等著吧,咱們就是坐山觀虎鬥。我倒是還在想,朝廷也許是就是想借梁山軍的力量把這內憂外患都清除掉,到了那個時候,梁山軍那可真是功高齊天呀。”
大龍道:“對,齊天的功勞,可要是齊天的功勞都得不到應有的回報,你想想,那是什麼感覺,是什麼情形?多悲哀多可恨?”
銅鎖:“咱們就瞪起眼睛,豎起耳朵,好好的看著,好好的聽著,隻要形勢對咱們稍微不利,咱們就得趕快走,趕快到咱們的新營盤去。”
大龍:“那是自然。真要那樣的話,找誰講理去?朝廷果然借梁山軍這支隊伍,借梁山軍的力量,來清除內憂外患。等真的把內憂外患都清除掉了的時候,那建立了齊天之功的梁山軍,要是得不到公正的對待,我覺得上天都不會同意。上天也看不過去啊,對不?何況,他們也不能跟天下蒼生交代嘛。這麼一說,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也好,皇上也好,他們還能就真的會不講公正不講公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銅鎖:“我們隻是做一個預判,這叫有備無患。會不會是真的,騎著毛驢看唱本,走著瞧吧。朝廷若能公正的對待梁山軍,給梁山軍應有的獎賞,那當然更好;對咱們也更有利,不是大好事嗎?看來,咱們必須抓緊時間建設新營盤,做好相應的準備。”
新營盤,也就是於飛虎他們在太華山新建的大營盤。從打於飛虎帶著人到了太華山之後,先用了十多天時間考察地形。他們發現,太華山的東南麵,也有一片湖水,就在這湖水和山相接的地方,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顯然這寺廟既不能占也不能毀壞,誰都不敢做那得罪佛祖的事。最後於飛虎經過反複考慮,又跟鐵拳等人反複商量,同時給大龍和銅鎖寫了報告,得到大龍同意後,他們決定把新營盤建在太華山的西北方向。
太華山西北方向,那才真是天險呢。隻有一條磴道能上山,並且也隻能攀登到半山腰。要想再往上,那就隻能再開鑿。而這山又特彆高,比那靈岩山要高十倍都不止。特彆是這座山上的石頭,全部是青石,就算不下雨雪,走在上麵都很容易打滑,而一旦打滑就將會滾落山澗,必定是粉身碎骨。他們決定把大本營就建在西北方向、從這條磴道上去的、快到山頂的那座大山洞裡。那個大山洞是洞套洞,洞中有洞,大洞套小洞小洞套洞穴,足足能夠容納上萬人。而這座大洞裡,往裡走又有地下暗河,不知道這地下暗河究竟通向哪裡。按照大龍的要求,於飛虎準備在將大本營建設差不多的時候,再一點一點的開鑿,把這個地下暗河開鑿出來,找到他的下邊出口。這個山洞跟青崖寨那個山洞差不多,當然比那個山洞大的多,也深的多。
喜歡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傳奇請大家收藏:()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