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235字確實發不出來,要不然百分百出事。那就當特彆章節發v群了。當然不看也不影響劇情連貫,這一點請放心。)
理智在欲望之後。
王太卡把自己的頭狠狠的往牆上撞,想讓自己清醒一點。
可直到王太卡額頭都撞出血來,他還是覺得不清醒。他知道自己這下子徹底完蛋了。
帕尼在後麵穿好高跟鞋,嗬嗬冷笑著:“隻不過是和我在一起,沒那麼惡心吧?讓你這麼想死?”
王太卡回過頭,嚇了帕尼一跳,額頭上的血跡有些恐怖。
“我沒想讓你怎麼樣,這件事就當沒有。”帕尼自嘲的笑了笑。她或許也是鬼迷心竅,但是王太卡這種表現還是讓她覺得心寒。
走到王太卡身邊,帕尼輕聲問道:“隻不過是和我而已,讓你這麼厭惡嗎?那還真的是對不起了。”
王太卡一把抓住帕尼的手。
“鬆開!”帕尼皺眉。
“不是厭惡。”王太卡木然的說著:“與你無關,我隻是我隻是無法麵對自己,居然背叛了充兒。我悔恨。但和你無關,是我沒控製住。”
帕尼聞言,這才稍微好受些,王太卡的意思就是想自己承擔一切了,好吧,還算沒看錯人,有些擔當。
“我們都是罪人。”帕尼說道:“過去吧,我們不是情人,更不會成為床伴。我們隻不過是做了錯事,那就悔改吧。如果有一天你和允兒結婚了,那麼我會永遠消失在你麵前的。誰也彆覺得虧欠,都是我們活該。”
王太卡搖搖頭,跌坐在地上,雙手抱頭,痛苦不堪。
帕尼覺得王太卡好像是在演戲,昨天沉浸其中的也有他,那無恥下流又沒完沒了的還是他,現在卻像是一副被糟蹋的樣子,這是演給誰看呢?
但實際上,王太卡還真的不是演。
他是真的後悔,後悔到腸子都要青了!
昨天失去理智,一下子陷入的原因很多。客觀上,王太卡本身就是躁鬱症的病發症,性成癮症,所以有時真的會完全被欲望支配。而且喝了那麼多酒,又讓所有的防備意識消失,最後帕尼也太誘惑了。
還有一件事,說起來還和泰妍有關。前段時間和泰妍爭執過之後,王太卡第一次正視了一個圍繞自己身邊很久,但是自己一直疏忽的問題,那就是他自己的貪婪和感情的唯一之間,出現了矛盾。
王太卡貪婪成性,無可救藥!所以他最近的壓力大多數來源一次。他苦思冥想也找不到一個好好解決的辦法。心理學可以讓一個人墮落或者臣服,卻無法讓一個人在不改變心智的情況下,改變原本的想法。這是不可能的。
可如果用心理學的方式去徹底改造一個人,那麼被改造的那個人就已經不是原本的那個人了,隻能是一個模樣不同的玩偶。那和初衷背道而馳。如果王太卡隻是想發泄欲望,那是誰又有什麼區彆呢?
王太卡早就過了那個低級的階段了。他想要的是感情上的觸動,偏偏這種事情無法改變。
那種想擁有卻無法擁有的感覺太痛苦了,所以昨天更像是他潛意識的覺醒。卑劣的他居然想全都擁有。
這些其實都是王太卡內心的黑暗元素,但王太卡的自製力一向強悍,忍功早已經修煉大成,甚至之前兩次和帕尼曖昧,都可以全身而退,絲毫不犯。那麼為什麼這一次卻失敗了?
王太卡站起身,看著帕尼,心裡開始揣摩自己。
不對勁!
王太卡這個人生性就是多疑,有些被害妄想狂的意思,什麼事都喜歡琢磨。
背叛充兒這種事,王太卡從來沒想過!真的,想都沒想過。那麼以王太卡這麼能忍的性格,為什麼昨天失誤了呢?之前的那些都是內在原因,但是卻不可能構成讓王太卡最終突破底線的關鍵。
然後,王太卡想到了。這一點也不難想,甚至反向推導一下,就發現了核心。
娜恩的那件事!
在娜恩那件事之前,王太卡對麵一切的誘惑,都能在底線前刹車。和帕尼兩場曖昧也絲毫不犯。但那次之後,王太卡的底線很容易就被突破了。昨天甚至自然而然的放棄了,甚至都未曾有過罪惡感。
王太卡曾幾何時,這麼容易妥協了?
說到底,還是娜恩的那件事。
在犯罪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趣的理論,叫“破窗理論”。
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比如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一麵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
就像住宅小區裡麵的小廣告,要麼就沒有,如果有就很多。因為當有第一個人貼上小廣告之後,那麼後續的隻會越來越多。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彆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
而這個理論作用在個人,就是那句“背叛隻有零次和一萬次的差彆。”
當一個人從未犯錯,那麼他就會努力避免犯錯,那是一種心裡上的“完美感”,覺得自己的行為是好的,優秀的,所以也會努力維護這種優秀。
而當一個人翻過一次錯誤之後,那種“完美感”被打破,再麵對同樣的問題,那麼底線就沒有那麼好堅守了。甚至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從而使得最後的結果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