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滿頭問號,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家長。
“王默媽媽,你就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嗎?竟然在學校就把娃娃還給她了?”
陳老師不認同王默媽媽的做法,至少也要給孩子一個深刻的教訓吧?
“你就這麼相信孩子能把控好自己嗎?她們現在正是半大不懂的時候,你這麼做,是在害她。”
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叛逆的時候,完全沒有所謂的自控力,往往是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
他當老師這麼多年,看得還少麼?
賈蓉和陳長風也看得一愣一愣的,這位王默媽媽真的很信任自己的孩子,如果是她們……
賈蓉自認,她是做不到的,她總覺得,沒有她督促,陳思思就會走彎路。
王心蘭不那麼覺得,她相信自己的孩子,願意給她足夠的尊重。
“老師,我不這麼認為,也許我文化低,地位低,沒辦法給孩子最好的條件。”
當她選了這條路,她就知道這一天。
但王心蘭堅信,成績不是全部,一味的壓迫隻會讓孩子心理出現問題。
“我覺得孩子成長中,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善良、正直、誠實、有愛心,也是學校應該注重的,這樣,她才會成長為一個有擔當有愛心的人。”
“學校一直沒有像其他學校那樣取消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勞動節,不也是希望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嗎?”
“我沒收這個娃娃,除了會激起孩子的叛逆,什麼教育意義也做不到。”
“相反,我希望她自己選擇,她已經不小了,要學會長大,學會對自己的行為和未來負責。”
陳老師呆住了,這話,這話咋聽著這麼耳熟呢?
好像校長也說過,他不希望以後孩子們長大了,隻會成為一個讀死書的書呆子。
他希望她們正直有愛心,希望他們對這個社會有貢獻,希望他們不要成為金錢的傀儡。
所以,當彆的學校爭升學率取消植樹節、勞動節、體育課、藝術課等等之類的課外課程時,他卻要求精英學校保留這些課程。
並且,要從小做起。
說白了,現在的家長都把自己做不到的人生加在了孩子身上,對她們要求過高,完全忽略了孩子們自己的意願。
平時溝通的時候,三句話不離成績,有些孩子天生他就不適合學習,反而在彆的領域發光發熱。
但家長不那麼覺得,在她們眼裡,成績比命還重要,完全忽略了孩子們自己的選擇和意願。
這導致他們這些老師也很難做,管吧,管多了怕孩子心理出問題,不管吧,家長又要來鬨。
極少有王默媽媽這麼教育孩子的,難怪這丫頭雖然學習不是最拔尖的,但抗壓能力一流,心理非常健康。】
“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風格,造就了兩個全然不同的女孩。”
一個學習非常好,但其實內心孤單,又拿不出自己的主意,做什麼都學會了下意識看爸媽臉色,稍有失誤就慌得六神無主。
一個學習雖然不好,人也有點小迷糊,但除了生活創傷造就的自卑和膽怯外,底色卻非常堅韌勇敢,輕易不認輸不放棄,更有自己的主見。
一個像菟絲花,一個像小太陽。
顏爵感慨,原來人類彼此之間的的影響真的能塑造一個人的生活的觀念。
影響改變也許一朝一夕看不出不同,但隻要時間一久,肯定會有效果。
既然他們不想消失,除了積累對於人類的恨意,想著不靠譜的毀滅,好像還不如試著影響改變他們。
“那麼重來一次,小公主的教育問題誰管?”
不是武神淩不相信世王,實在是他很有自知之明,世王雖然頭腦比他厲害,但莽也是肯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