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凱的判斷是正確的。
練習場其實隻是個邊界1000米的正方形場地,裡麵隨機有些廢棄物品當障礙物,對於民用級機甲來說,這個距離已經足夠了。
每一周都是隨機對戰,采用積分製,每人每周隨機打三場,勝一場得1分,輸一場扣1分,一年看最終成績。
今天金鵬第一場對上的就是排名第二的猛男陶誌英。
興奮的金鵬上場後就放棄遠程點射的操作,直接開始曲線突進,快速拉近距離。
陶誌英隻是微微愣了一下,繼續遠程點射進行阻隔,同時開始小步後退拖延其近身的時間。
雖然不知道金鵬是有什麼想法,但對手要接近,那就儘量保持距離就對了。
隻是金鵬突進速度極快,場地就這麼大點,半分鐘左右就成功靠近到陶誌英兩百米之內。
“嘿嘿!小飛棍來咯~”
金鵬躲在掩體後,單膝跪地,興奮的擺了個造型,伸手一指,第一根鐵棍飛了出去。
彈射器的初速還是挺快的,更像是弩車一般,用飛矛的話兩百米距離隻需要一秒以內就可以到達目標麵前。
由於鐵棍沒有尖頭,飛出去後發出了沉悶的嗚咽聲,分量感十足,速度卻比飛矛慢了幾分,空中飛了足足一秒多點時間,所有人都清晰的看到了鐵棍的軌跡。
“哦,是彈射類的遠程武器呀!”
黃全美恍然大悟:“唔……小鳥哥是用飛矛的,要是用飛矛的話,確實殺傷力很可觀。”
大家都是每周都打一架的,金鵬的機甲有這麼明顯的變化,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背後的鐵棍上,希望能儘快了解他的新裝備和戰鬥模式,以便找到應對之法。
陶誌英滿腦袋問號,這麼遠的距離,鐵棍的速度說快吧又不咋滴,還不如他拿槍打了,說慢吧,也就一秒左右的時間,小範圍躲避是足夠了,卻不夠時間繼續拉遠距離,反而必須原地做出規避動作,讓金鵬進一步拉近距離。
不過出於對新裝備的謹慎,陶誌英抬了抬槍口,啪啪兩個點射,直接命中了鐵棍,讓鐵棍打著旋飛了出去。
就這??
金鵬也沒想到陶誌英槍法這麼厲害,直接將鐵棍打飛了,還好機甲是全覆蓋的,看不到他尷尬的臉色,連忙按計劃間隔兩秒將其餘六個鐵棍放了出去。
放到第四根鐵棍的時候,金鵬與陶誌英的距離成功拉近到八十米,金鵬停下腳步,雙手叉腰開始裝逼了。
見到鐵棍一根根飛了過來,陶誌英臉色有些凝重,鐵棍速度其實並不慢,而且明顯的在脫離金鵬的飛行過程中還在持續加速,第五、第六、第七根是在金鵬靠近到他八十米後三箭齊發的,中間飛行距離又進一步縮短,反應時間也大幅縮短,以他的槍法最多可以打中兩個,剩下一個就得躲開才行了。
飛棍不等人,陶誌英也隻能先快速將兩個鐵棍打偏掉,然後一個大動力機動,向斜後方規避。
因為很明顯的,哪怕是鐵棍,在高速刺擊的情況下,依然會對機甲造成一定的傷害,要換成真正的武器,絕對是透心涼的結果,不論從習慣還是道理上,都必須躲。
卻見剩下那根鐵棍在殺到十米範圍的時候,突然開始弧線拐彎,直接向他機動規避的方向追了過去。
!!!
不論是陶誌英還是旁觀的觀眾們都驚訝了,帶追蹤的!
好在陶誌英戰鬥經驗豐富,利用機動規避拉扯出來的時間差,近戰武器又是兩米長的雙手刀,使了個巧勁輕輕一撩,鐵棍帶偏,遠遠的飛了出去。
正要觀察一下金鵬下一步動作,機甲的輔助提示來了,斜後方有遠程武器襲來。
陶誌英豁然側身,順著提示的方向雙手刀一個上斬,“當”的一聲正中一根橫掃過來的棍子。
???
這特麼哪來的?好像有點眼熟?
不及多想,輔助提示又來了,已經感知全開的陶誌英自己也發現了,又是一根棍子,趁著他側身的功夫,貼地奔著他身後捅了過來,位置極其陰險。
“我靠!”
很快,陶誌英就仿佛在與七個人戰鬥一般,叮叮當當的連撥帶格的,疲於應對七根鐵棍各種或刁鑽或陰險或勢大力沉的各式攻擊,頻頻中招。
而金鵬就叉腰站在八十米外哈哈大笑。
觀眾有些嘩然,這居然是遙控武器,這麼多一起上,怎麼應付?
陶誌英也確實牛逼,硬是堅持了二十多分鐘才因為中招的重要區域過多被判負。
金鵬積分+1,排名第八。
陶誌英積分1,排名第三。
今年才開學一個月多點,前三的積分遙遙領先,後麵四到十名分差並不多,勝一場直接進了一名。
排第三的剛打過一場,贏了一分和陶誌英平分,現在陶誌英扣一分,立馬就掉到第三去了。
回到蘇如虎身邊的金鵬滿臉都是快誇我的表情,得瑟得不行。
蘇如虎吐槽道:“叫你好好練不聽,還要玩極限操作,七根棍子一起上的時候起碼兩根都是各種失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金鵬的笑臉僵了一下,選擇聽不見,轉頭跑其他人那得瑟去了。
其實就一天時間,能玩出這麼多花樣,已經是為了裝逼而私下裡拚命苦練的結果了,奈何時間太短……
蘇如虎也隻是打擊一下有些人那得意的嘴臉,其實還是對實戰效果比較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