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李承乾和李麗質被林雨說的經濟發展的話題,給徹徹底底顛覆了世界觀。
李承乾仿佛過了許久,最後,忍不住吸了一口氣,然後無比認真的看著林雨道。
“林雨,按你所說,如果要發展經濟,那是不是就要放開對商人的製約?
林雨,你可知,曆朝曆代,為何將商人排在士農工商的最底層?”
林雨聽到李承乾的話後,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後開口道。
“太子殿下,草民說之前,先說明,咱們這隻是學術探討,不論其他。”
打了一個預防針後,林雨才說道。
“太子殿下,你可是要說,商人見利忘義,投機取巧,不符合儒家聖人之說?”
古代為何重農抑商,一來就是商人的本性,大部分商人確實就是見利忘義,投機取巧。
商人的這種本性,嚴重和儒家文化中提倡的禮義廉恥相違背,自漢之後,儒家就是封建王朝的法理,商人自然出不了頭。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古代生產力低下,糧食低下,大部分百姓都吃不飽飯,要是不重農抑商,都去經商,誰去種地?
重農抑商的緣由,林雨自然是清楚的。
不過,林雨沒有說出來,而是等李承乾主動說,怎麼說李承乾是太子,林雨說話之間還是注意分寸的。
果然,當林雨話語一落後,李承乾搖頭道。
“林雨,你說的這些也確實是實情。
不過,最重要的是,不製約商人,那日後百姓都去經商,還會有百姓種地嘛?
一旦放開限製,百姓不在種地,四處遊蕩,就會成為隱患。
沒人種地,就沒有糧食吃,再加上,這些種種隱患,我大唐瞬間就烽煙四起。”
林雨聽到李承乾的話後,心中莫名鬆了一口氣。
也不知道為何,林雨還真怕,李承乾作為太子,不知道重農抑商的原因。
要是不知道,那就說明,李承乾真不適合做太子。
好在,李承乾知道原因,是個合格的太子。
聽到李承乾的話後,林雨對李承乾道。
“太子殿下,您的這個擔憂,要是以前,還真是無解。
不過,草民現在倒是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了。
之前,草民在聖上麵前所說,土豆畝產兩千斤的這件事,並不是謊言。
大唐有了土豆,未來肯定能讓大唐百姓吃飽的一天。
隻要解決吃的問題,那麼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發展的話題了……”
林雨明白,想要發展經濟的前提,首先是要吃飽飯。
飯都吃不飽,發展個鬼的經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