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發現也是讓寧野越發的覺得,這位景陽王能夠在這個時候起兵,想必家底兒已經是豐厚到不行了,不然按理來說應該在等幾年,等到那位皇帝陛下真的暴斃之時再動手才是最為妥貼的。
不過這些事情跟寧野就沒有什麼關係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寧野也會讓他知道自己絕不是什麼好惹的軟柿子。
而對於新兵剩下的教育就隻能是交給王武了,畢竟寧野也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這些新兵吧。
隻要是能夠邁過這個門檻,那麼接下來什麼事情都好辦了。
而對於各地的判斷,對於寧野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接下來一段時間對於錢的方麵恐怕自己是沒有任何收入可言了。
不僅如此,現在可是正在鬨旱災呢起義軍雖然說是打著為了百姓,但實際上還是在大肆的收繳著各地糧倉之內的糧食。
而且在他們拿下糧倉之後,百姓雖然能夠分到一點,但是隨後便會宣稱糧食已經被分刮得一乾二淨一點不剩了。
以至於這些百姓對於官府也是越發的怨恨了起來,畢竟每年上繳的糧食有那麼多,為什麼這糧倉之內的糧食卻如此之少。
再加上這些起義軍根本不會對這些百姓動手,反而是將自己的目光全部放在這些地主鄉紳,或者是世家大族的身上。
一時之間更是贏得了這些百姓的民心,無所謂,民心在手,天下我有齊,起義軍的人數也是在不斷的擴張,而且他們還是來者不拒,無論來多少人他們都願意接納,隻是這些人在加入起義軍之後是不是成為炮灰就誰都說不準了。
雖然第一時間蒼州節度使就已經是在思考如何解決這件事情,也是讓各地積極抵抗,隻可惜人數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再加上這些所謂的官真的有用嗎?
就算是有又有幾個人是真的有用的人?
大廈將傾之時,沒有一個人是無辜之人,此時想要亡羊補牢,已經是為時已晚了。
當然這位節度使自然也不是沒有翻盤的希望,畢竟他也並非是孤軍奮戰,隻要是等到朝廷的支援,就算是這景陽王起義,沒有離開蒼州,他依舊是翻不起什麼浪花。
而這位劫渡時手下還有著專門聽命於他的一萬軍隊,對於這些起義軍來說,這上萬人已經是一塊十分難啃的骨頭了,想要大舉向外進軍蒼州能夠出去的地方就隻有兩處而已。
而這兩處地方已經是被蒼州解讀史給牢牢掌控了,為的就是關門打狗,隻要景陽王無法離開蒼州,那他的失職之罪就沒有那麼重,若是景陽王離開蒼州,那就誰也救不了他。
所以一時之間這兩位大佬算是徹底的杠了起來,在短短半月之內就已經是不知交鋒多少次了,隻可惜每一次這景陽王都沒辦法啃下這塊硬骨頭,所以現在的情況也算是十分的焦灼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