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沒了,李明遠的政策自然也是無疾而終。
當時收到這個消息的魏子傑隻覺五雷轟頂,難以置信!
恩師一生清貧,不曾貪汙過半分,便連其他官員的孝敬也從未受過,更不曾犯過任何錯誤。
一心隻想著治理這個國家,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
這樣一個一心為公的好官,為何會被罷免?
這一刻,魏子傑對朝廷失望透頂,即便當初屢次落榜的時候,他都沒有對這個國家失望,因為還有李明遠這樣品行高貴、一心為民的官員在影響著他,讓他覺得這個國家還有希望。
可當李明遠被罷相的那一刻,魏子傑對這個國家是真的失望了。
地方官員貪汙腐敗、百姓民不聊生、朝堂之上儘是隻為門戶私計的官員……
這樣一個國家,還有什麼前途?
除了對朝廷失望透頂之外,魏子傑還格外的擔心恩師的安危。
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隻知道讀書的懵懂少年了,年過30的他清楚的知道,這些年恩師施行的政策到底得罪了多少人,有相位在身的時候還好,那些世家大族不敢明目張膽的對恩師動手,可一旦沒了相位……
恩師恐怕危在旦夕!
魏子傑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恩師身邊護其周全。
然而,他所在的位置離郡城太遠了,隻能在越州乾著急。
隨後傳來的消息,也印證了魏子傑的猜測,恩師被罷相後,那些恨恩師入骨的京城大族立即派出大量的武者,企圖將恩師殺死在京城。
得知這個消息的魏子傑已然是心中絕望,恩師隻是一個年老體衰的讀書人,如何能擋得住如此多武者的圍殺?
魏子傑隻以為恩師必死無疑,他甚至在郡城外給李明遠立了一座墳,可讓魏子傑沒想到的是……
五年過後,他竟然收到了恩師送來的信件。
當時魏子傑幾乎以為自己是見鬼了,仔細確認信上的字跡後,他才相信了恩師還活著這件事情。
這一刻的魏子傑無疑是極為驚喜的,他仔細看完信件才知道,恩師送來的是一封舉薦信。
原來,恩師在逃離京城後,隱姓埋名的遊曆九州,用腳丈量這片他曾經治理過的土地。
遊曆至涼州期間,恩師結識了涼州的楊崢,覺得楊崢頗有人主之姿,並向缺少治理之人的楊崢舉薦了頗有才能的魏子傑。
看完這封信的魏子傑不禁陷入了沉思,信上恩師雖然用義軍來稱呼楊家軍,可魏子傑知道,楊家軍其實就是叛軍!
為叛軍效力,換做以前的魏子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因為作為一個讀書人,忠君愛國的思想早已烙印在他的靈魂深處。
可如今魏子傑已經三十多歲了,從十四歲考取功名到現在,他足足蹉跎了二十幾個春秋……
這可是二十幾年,不是二十幾天、二十個幾月啊!
如今的魏子傑很清楚,在朝廷這邊,自己是絕無可能實現當官的願望,更不可能實現胸中抱負的。
此外,魏子傑早已察覺到,如今夏國早已危如累卵,世家大族便如同一隻隻吸血蟲一般附在百姓們的身上吸血,民間怨聲載道,千千萬萬個窮苦百姓對於朝廷的不滿早已到了極限,整個九州便如同一個火藥桶一般,隻要有人站出來點燃引線,這個火藥桶立即便會炸開,將整個夏國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