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州這邊……
雖說楊崢也實行了分田的政策,可楊崢占領明州的時候,春耕的時間節點早就過去了。
也就是說,在楊崢分田之前,明州的大多數農田並不是在百姓手上的,而是為明州本土的叛軍所有。
讓明州本土的叛軍劫掠可以,可讓他們治理地方,管理生產……顯然不現實。
所以,此前的明州,有很大一部分耕地都屬於拋荒狀態。
楊崢分田之後,明州百姓雖然都分到了屬於自己的農田,可根本來不及播種,這就導致了……
當秋季到來,青州和涼州百姓都在為秋收而歡呼的時候,明州卻有許多百姓顆粒無收,整個明州一片愁雲慘淡,無數百姓都在發愁明天的口糧該從哪裡來。
太陽西斜,城門即將關閉之時,一對衣衫被汗水打濕的夫妻趕在城門關閉之前進入到了城中。
走在略顯蕭瑟的縣城大道上,饑腸轆轆的丈夫吳誌堅眼神茫然的開口道:“媳婦,俺們還能活下去嗎?”
吳誌堅乃是明州武鳴縣人士,祖上算是個富農,擁有數十畝良田,可傳到吳誌堅父親那一代的時候,家中的農田就已經不剩多少了。
到了吳誌堅這一代的時候,家中的農田更是隻剩下了三畝。
即便吳誌堅和他的妻子再勤勞,三畝地的產出仍然十分有限,僅能勉強維持一家四口的生存罷了。
可即便是如此艱難的生存著,老天爺仍然沒有放過他們。
寒災的降臨,讓一家四口人僅靠三畝地生存的吳誌堅家裡愈加艱難,以往家裡四個人還能一日兩頓麥飯,寒災降臨之後,一日一餐都成了奢望,偶爾吳誌堅還需要和妻子一起跑到城外挖些野菜填飽來充饑。
這還沒完,寒災之後又是兵災,明州本土爆發的叛亂,不僅推翻了朝廷的統治,也將如吳誌堅這樣的明州百姓逼入了絕境。
他們肆無忌憚的劫掠百姓,哪怕是百姓家中僅餘的一點救命糧食都不放過,讓無數百姓因此而餓死,讓整個明州怨聲載道。
吳誌堅的家中同樣遭到了叛軍的劫掠,家中糧食、銅錢被搜刮一空,幸運的是,他的妻子並沒有遭到那些兵痞的欺淩……
可也僅僅隻是如此了。
家中錢糧被搜刮一空的吳誌堅隻能更加賣力的耕種,寄希望於農田裡的產出能夠養活一家人。
或許是吳誌堅的努力感動了上蒼,戰火紛飛的兩年時間裡,他耕種的土地產出相當的不錯,雖說種出來的大部分糧食都會被盤踞縣城的叛軍收走,但靠著剩餘的些許糧食,吳誌堅仍然養活了一家四口,讓一家人幸運的在這亂世之中艱難的活了下來。
相比其他流離失所,有親人餓死或是死在戰亂之中的明州百姓,吳誌堅無疑是幸運的,他頑強的帶著一家人活了下來,活到了叛軍被消滅,活到了楊天王擊敗了叛軍,給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帶來了希望。
即便是當初最苦、最累的時候,吳誌堅也不曾絕望過,他始終堅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夠感動上蒼,自己的汗水一定能夠讓田裡長出更多的糧食,讓一家人都能夠吃飽飯。
可此時此刻,吳誌堅是真的絕望了。
數月之前,在楊崢的分田政策之下,一家有四口人的吳誌堅領到了11畝農田,再加上自家原有3畝田,總共擁有14畝農田。
可領到的11畝農田裡並沒有種上莊稼,而是長滿了雜草的拋荒狀態。
喜歡寒災荒年,他們村卻連肥肉都嫌棄請大家收藏:()寒災荒年,他們村卻連肥肉都嫌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