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眼又到了年底。
不出意外的,楊崢統治的青州、涼州、幽州和明州全部都迎來了豐收。
即便年底的氣候寒冷,仍然無法阻擋百姓們心中的熱情,種植了冰小麥的他們笑容滿麵的走進農田之中,與家人一起有說有笑的收割著田裡長勢良好的小麥。
而與此同時,涼州府城,涼王府中,一場重大會議正在召開。
楊崢目光掠過下方的文臣武將,緩緩開口道:“一年前,本王曾動過出兵京州,徹底推翻夏朝的心思,當時以魏卿為首的文官皆是勸說本王,言民生困頓,本王應著眼於民生,不應急著出兵京州。
本王心中也清楚當時的情況並不適合出兵,因而采納了魏卿等人的建議,選擇了按兵不動,埋頭苦修內力,如今一年過去,四州之地皆是迎來豐收,不出意外的話,收上來的糧稅足以堆滿各地的糧倉。”
楊崢停頓了一下,猛地看向下方的魏子傑:“魏卿,如今可是到了出兵京州的時候?”
話音落下,在場的文臣武將全都麵色一肅。
無京州,不稱帝乃是九州數千年以來約定俗成的潛規則,京州乃是九州公認的中心,在九州所有人的心中,沒有占據京州的勢力,是沒有稱帝的資格的,即便強行稱帝,也不會得到人們的認認同。
而一旦占據了京州,那便意味著擁有了建立新的王朝,稱帝的資格……
想到這裡,在場的文臣武將們皆是不由自主的心神激蕩起來,楊崢一旦攻下京州並且稱帝,他們的地位同樣會水漲船高,封侯拜相不在話下!
“回涼王。”
魏子傑同樣是激動非常,不過他很好的壓抑住了內心激動的情緒,回答楊崢道:“如今四州種下的冰小麥大多已經成熟,正在陸續的進行收割,下官與戶部的官員進行過計算,此次收獲的糧草,不會低於以往四州糧食產量的三倍!收上來的糧稅,也足以供應兩百萬大軍作戰!所以……”
魏子傑擲地有聲道:“下官認為,如今已經到了出兵京州,徹底推翻腐朽夏朝的時候!”
這話一出,在場的眾人臉上的激動之色愈加明顯了,他們之中有的人是因為吃不飽飯而跟著楊崢造反;
有的人是因為懷才不遇,選擇投靠楊崢一展自身才能;
有的就是單純抱著功利性的目的,打算跟隨楊崢,謀取更高的地位。
無論是抱著怎樣的目的,楊崢出兵京州推翻朝廷,建立新的王朝都是他們樂見其成的。
這可是從龍之功啊!自古以來,擁有從龍之功的人,哪個不是封侯拜相,青史留名?
成為天底下地位最尊崇、最顯赫的人?
從龍之功近在眼前,他們如何能夠壓抑內心激動的情緒?
“下官與魏知州的看法一樣,如今已經到了推翻朝廷的時候。”
“附議!”
“附議!”
“……”
此時此刻,哪怕是最保守的文官,也出聲附和魏子傑。
至於武將那更是不用說了。
一年之前楊崢之所以產生出兵京州的念頭,就是因為麾下的武將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因而經常上書楊崢,希望楊崢能夠出兵京州。
好在楊崢並沒有失去理智,詢問了文官之後選擇了按兵不動,埋頭發展,否則以當時楊家軍的情況,出兵京州,即便能夠拿下京州,恐怕自身也會損失慘重,而後被白蓮教等勢力趁虛而入。
總之,此刻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是希望楊崢能夠出兵京州,徹底推翻朝廷的。
而楊崢也沒有讓他們失望,拍板決定道:“很好!春節過後,出兵京州,徹底推翻腐朽的夏朝!”
話落,不等眾人給出反應,楊崢便是大聲道:“白勇何在?”
“末將在。”
“本王命你率十萬大軍,駐紮於明州邊境,盯防玉州境內的叛軍,不給其任何可乘之機,你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