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闖,昨天我找了你一圈,你跑哪去了?我p3呢?”
“啊!是晨哥啊。
嗨,昨天運隊會結束以後,我朋友非拉著我去玩,我就忘了和你打招呼了。
實在不好意思啊,晨哥。
你的那個隨身聽昨天讓我帶回去了,在我家呢,我早上出來的急,忘了帶了,明天我帶來給你。”
劉闖的一番回答,看似滴水不漏,無懈可擊。
但陳曉晨從他的話語,還有那飄忽不定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些問題。
要知道,他和劉闖雖然比較熟悉,但絕對沒有到好朋友的程度。
劉闖之前也一直都是稱呼他“陳曉晨”,稍顯親熱時會隻叫“曉晨”,但無論如何不會喊他“晨哥”。
再有,劉闖的這段話看似合理,其實有一些地方是說不通的。
如果說他昨天走的匆忙,忘了打招呼這句話,陳曉晨還可以理解的話。
那麼他說今天忘帶了這件事,裡麵就包含了不少的信息。
借了彆人的東西,如果你真想還,那會忘記帶的概率是極小的。
沒帶來通常隻有兩種情況,要麼是他根本就不在乎這東西,要麼是他有據為己有的心思。
不管是哪一種,對陳曉晨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還有最後一點,劉闖回話的時候眼神一直飄忽不定,明顯就是一直在思考如何應對。
而他要真的隻是忘帶了,根本就不需要想那麼多,如實的描述就可以了。
雖然陳曉晨看出了問題,但他並沒有立馬揭穿,而是順勢答應了下來,先穩住了劉闖。
不管事情是不是像他猜測的那樣,都已經發生了。
他如果在這個時候對劉闖的話提出質疑,在沒有什麼實際證據的前提下,不僅改變不了什麼結果。
還有可能會打草驚蛇,使得劉闖惱羞成怒、破罐破摔,甚至是倒打一耙。
等一等,他反而能看清楚劉闖到底要乾什麼,他所說的話到底是不是真的。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想多了,劉闖真的是忘帶了。
這個幾率雖然很小,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等一等也能避免造成誤會。
陳曉晨也不怕時間久了劉闖會不認賬。
劉闖找他借機器的時候,周圍可是有好幾個同學都看到了,這些人都可以為他作證。
想到這裡,陳曉晨就順著劉闖的話,把事情揭了過去,又和他聊了兩句以後,雙方就各走各的了。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了。
中午時分,周玉琪如約的邀請陳曉晨一起吃飯。
兩個人誰也沒準備帶朋友一起。
周玉琪怕有其他人在,顯得自己不誠心,而陳曉晨則是想給周玉琪省點錢。
他們二人對自己的計劃都很滿意。
可這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你計劃的越好,越完美,就越會有人跑出來打亂這一切。
伴隨著午休的鈴聲響起,陳曉晨和周玉琪二人剛準備一起出去用餐,還沒走出教室,周玉琪就被王琦喊住了。
王琦湊過來,直接就挽住了周玉琪的胳膊,看了一眼旁邊的陳曉晨問道
“玉琪,你們要去哪啊?不吃午飯嗎?”
周玉琪這時候才想起,自己忘記和王琦說請客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