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室裡,陳媽喝著陳曉晨剛剛衝泡好的茶水,陳爸則是站在窗邊,望著外麵的景色。
在剛剛瀏覽過的廠區上來回掃視了幾遍,陳爸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絲感歎。
說實話,自家兒子今天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震撼。
他之前從未想過自己家能出一個如陳曉晨這樣,在經商方麵有天賦的人。
要知道老陳家從他的父輩到他這一輩,基本都是工人出身,再往上的幾代,則全都是農民。
如今看著窗外那五臟俱全的廠區,雖然在占地麵積上,遠不如他之前所在的工廠那般龐大,但卻實打實是自家兒子名下的。
再加上陳曉晨剛剛還告訴他們,不僅是這個廠子,就連腳下的地皮都被他買下來了。
所以在此刻的陳爸心裡,眼前的這個廠子怎麼看怎麼順眼,其他的廠子不管有多大,都沒有這裡好。
越是這樣想著,陳爸越覺得心中升起了一股豪邁的氣息,迫不及待的也想要有一番作為。
這股心氣兒來得快去的也快,很快就在陳爸的自我安慰下,被按了下去。
他給自己找了許多的借口和理由,比如什麼穩定最重要,又或者家裡已經有一個做生意的了等等等等,總之是一些能讓自己心安的推脫之言。
如果讓陳曉晨知道了陳爸此刻的那些想法,他是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的。
在他看來,陳爸和他天生就不適合做買賣。
他們父子倆的性格其實很像,麵對大事的時候不夠果斷,經常會瞻前顧後,同時商業嗅覺也不夠敏感,經常會錯失機會,甚至為自己的後知後覺買單。
陳爸在前麵的十幾年裡,就因為膽子不夠大,有好幾次都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身邊的人賺錢。
遠的不說,就拿他所在的工廠之前倒閉這件事來說。
當時就有很多人在私下倒賣廠裡的各種庫存和廢料,這件事陳爸雖然知道,卻沒敢參與其中。
後來這些人都吃到了一口肥肉,又因為廠子即將倒閉,並沒有人去追查這些問題。
直到這時候,陳爸才開始覺得後悔。
人就是這樣,明明是因為能力不足而錯過的機會,卻往往會說是自己運氣不好。
要知道,一個人的眼界或許可以慢慢培養,但膽識這東西則更像是天生的,或者說跟從小成長的環境有關。
一個人一旦開始懂事了以後,脾氣和秉性再想有所改變,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其實類似這種所謂錯失了機會的事情,對於陳爸這種經曆了七零,八零,九零這些年代的人,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在他們身邊,經常會有人因為膽子大而一夜暴富,同樣也有不少人栽在這上麵。
陳爸他們作為旁觀者,更多的隻會記得賊吃肉,對於那些挨了打的賊,稍稍唏噓一番也就過去了。
而他們的所見所聞,最終也不過是化作酒桌上的談資,或是無人時的一聲歎息。
至於陳曉晨,上輩子的他,在膽識和眼界方麵,雖然比自己父親要強上一些,卻也有限。
在他做過的那些生意裡,真正賺到了一些錢的,也隻有批發酒水這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