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臉真誠的周媽,陳曉晨絲毫不懷疑她說這番話的動機。
對方是真的在為他考慮,才會和他說這些。
隻是即便他再怎麼清楚,也依舊不會改變自己對未來的規劃。
這其中的原因十分簡單。
陳曉晨就沒想過以後要靠學曆過日子,學曆這東西對於他來說更像是一個點綴。
他的底氣和依仗,從始至終都是腦海中那些對於未來的記憶。
而這些記憶,九成以上都是關於國內的,他原本就隻是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又不從事什麼跨國貿易。
國際上的那些事情,他平日裡雖然也會有一些耳聞,但因為離自己太過遙遠,基本上都是不求甚解,一聽一過也就完事兒了,像是在看熱鬨一樣。
在這樣的前提下,他怎麼可能放下手裡的一切,跑到國外去留什麼學呢。
要知道,即便是在國內,容易成就事業的時間也就隻有眼前的這麼幾年,越往後不僅競爭會愈發激烈,機會也會越來越少。
他又不想當什麼站在風口上的“豬”,也不想被太多人記住。
不趁著眼下的時間把事業鋪開,以後也就隻能去抓那些投機的機會,最後當一個腰跨大把鑰匙的包租公了。
那樣的日子雖然同樣也是自由自在,但抵禦風險的能力卻是很低的。
雖然未來二十年裡,一線城市的房屋租賃業務依舊可以保持平穩,但誰又知道再往後會怎麼樣。
陳曉晨回來之前許多三線以上城市的主城區,能翻新的地塊兒基本上都已經被翻新了一遍。
那些被遺留下來的“老破小”們,隨著房價斷崖式的大幅回落,短期之內已經徹底沒有了被拆遷的機會。
而這種情況,影響的可不僅僅是新房,二手房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在城市核心區域已經基本看不到新房身影的前提下,二手房的交易不僅價格一跌再跌,同時還出現了滯銷的情況。
類似這樣的情況,在二十年以後的國內可以說是十分普遍,除了那些超一線城市和個彆幾個一線城市還有一戰之力以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如此。
這還隻是未來二十年的情況,再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就不是陳曉晨這個小老百姓能夠準確預測的了。
他要是真去當包租公,搞不好還沒退休,資產就會出現嚴重縮水。
除了這些以外,他還有許多事情沒有辦法對周媽明言。
對於未來的二十年裡這個世界的權力結構都會發生哪些變化,他可以說是一清二楚。
那個許多人心中的理想國度,文明的燈塔,自由的天堂,雖未跌落神壇,卻也開始顯露出了頹勢。
而我們則一點點的開始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這使得許多已經出去了的人都開始心生悔意。
聰明點的開始重新和國內的社會建立聯係,想要從中獲利,固執的則是開始瘋狂的詆毀一切,想要證明自己的選擇才是對的。
這樣的情況在眼下這個時代是絕大多數人無法想象的。
陳曉晨如果現在去和那些一心想要出去的人說這些東西,換來的隻會是他們的鄙視和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