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門店和遊戲公司的人在馬建峰的引薦下,已經成功的分彆和院學生會,校學生會取得了聯係。
其中院學生會這邊相對簡單,當門店的新任店長找上門以後,對方直接就將其視為了救星,雙方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達成了一致。
而另一邊的校學生會則要更麻煩一些。
倒不是因為他們對遊戲公司有什麼意見,主要是按照原本的比賽規模,他們已經找到了一個願意出資讚助的商家。
對方是一家位於中關村那邊的電腦銷售公司,他們願意出3萬塊錢用以舉辦這次的比賽。
其目的和麻辣燙店一樣,自然也是為了宣傳自身,讓人大裡想要購買電腦的同學能夠對他們有更深的印象。
至於他們給的那3萬塊錢,對於這次歌唱比賽來說隻能算是堪堪夠用。
在這種情況下,晨星公司的主動上門更像是一種錦上添花。
不過與此同時他們的出現也讓學生會的成員們陷入了爭論之中。
爭論的主題也很簡單,那就是到底要不要聽從晨星公司的建議,將這次歌唱比賽正規化,規模化。
其中一部分性格比較保守的人認為,對於這次的歌唱比賽還是要謹慎一些。
鑒於學生會本身的能力有限,又不許被舉辦大型活動的經驗,歌唱比賽的規模不宜太大,以免在其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和紕漏,這樣的話他們全員都有可能會被追責。
而另一部分人思想比較激進的則覺得這是一次機會。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其中級彆最高的是校學生會的現任主席。
在他看來,如果真像星辰公司的代表所描繪的那樣,把這次賽事辦成一個在附近高校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活動,使其成為學生們狂歡的節日。
那他未來的履曆上就會因此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甚至因此在畢業以後直接留校也不是不可能。
在如此巨大的誘惑下,其他人的那些擔心在他看來根本就不值一提。
隻要有充足的資金,他還是很有信心將這件事情協調好的。
最終,在這位會長力排眾議的積極促成下,晨星遊戲公司順利頂替掉那家電腦銷售公司,成為了這次校園歌手最大的讚助商。
在陳曉晨的授意下,晨星公司這次會出資50萬,預計將這次的比賽打造成校園音樂節級彆的大型娛樂活動。
此外,學校領導也對此次的校園歌手大賽活動表示了高度重視,某位副校長在得知了情況以後更是直接表態,讓學生會的同學們放心大膽的乾,學校方麵會給予最大力度的支持。
事情敲定了以後,校學生會連帶著各院係的學生會可以說是全員開動了起來,紛紛將此次比賽當成了近期最重要的任務。
在眾人的積極奔走之下,學校要舉辦歌手大賽的事情迅速在校園裡傳開。
聽聞大賽的第一名可以拿到1萬元的獎金,人大的同學們全都來了興趣,隻要是自覺在歌唱方麵上有一些天賦的,基本都動了想要嘗試一下的心思。
如此廣泛的參與程度,不僅使得各個學院的比賽報名處異常火爆,還讓這次的比賽在不知不覺間就陸續傳遍了周圍的其他高校。
如此一來,在那高額獎金的刺激下,其他高校的學生也都對這次比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哪怕明知道這次比賽僅限人大的學生參加,大家的熱情卻依舊十分的高漲,有不少人都表示到時候一定要到人大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