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路的走走停停,商務車最終停在了一處看起來門頭有些老舊的本地菜館前麵。
“到了,這家店我以前初中的時候經常過來,咱們今天就在這兒吃了。”
說完,李維斌又看向阿旺叔說道
“阿旺叔,您也彆在車裡等了,跟著我們一起吃一些。
這不是談生意,這些又都是我的好兄弟,沒有外人的。”
李維斌很清楚,以往跟著李爸外出的時候,阿旺叔基本都是自行解決吃飯問題的。
李爸雖然對其也很是照顧,隻要場合合適就會叫他一起用餐,可這麼多年阿旺叔還是養成了獨自覓食的習慣。
此時聽到李維斌這麼說,他不由得露出了一絲欣慰之色。
他很早就跟在李爸身邊幫忙了,第一次見到李維斌的時候對方還是個半大孩子,而這孩子剛剛的那番話,明顯就是把他當成了自己人。
這一刻阿旺叔隻覺得心中暖洋洋的,平日裡因為工作久了而生出的那些小小的怨氣和不滿也因此消散了許多,心中所念的基本都是李爸這些年對他的好。
李維斌並不知道自己這個無意的小舉動會帶來這樣的影響,說完話以後他就主動帶頭從車上走了下來。
從他的角度出發,他是真心的將阿旺叔當做自己的叔叔一樣看待,從來沒有因為對方隻是一名司機就有輕視的心思。
當然,和白宇辰一樣,自從家裡的經濟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了以後,他身邊的人也都變得愈發和善了起來。
沒見識過社會殘酷一麵的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和善都是因為什麼,隻知道人家對自己好,那麼他就要有所回報。
其實對於80,90這一波人來說,這是很常見的情況,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在小的時候生活條件也和其他的人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彆。
直到父母有人創業成功,家裡的條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以後,他們的生活才逐漸開始出現變化。
童年的那些經曆使得他們中的許多人還都保留著那份質樸與真誠,不至於變得眼高於頂,盛氣淩人。
當然,在有了錢以後小人得誌的同樣是大有人在,但這些人終歸也隻是些跳梁小醜上不得台麵,被人識破以後立刻就會對其敬而遠之。
一行7人下了車以後,便一起走進了飯館。
這家飯館的地方不大,生意卻是異常的火爆,用人滿為患來形容都不為過。
望著眼前這番場景,幾人全都是微微皺了皺眉頭,隻有李維斌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隻見他不緊不慢的來到一名正在忙著幫客人點餐的中年女人身邊,笑著喊了一聲
“梅姨!”
這個被喚作“梅姨”的女人聽到喊聲以後抬頭看了過來,見是李維斌,立刻就露出了歡喜的笑容。
“哎呦,阿斌仔,你幾時回來的?”
“我昨天剛回來,今天正好過來看看你和財叔,順便帶我的幾個大學室友來嘗一嘗財叔的手藝。”
聞言,梅姨臉上的喜色愈發旺盛了幾分。
“沒問題,保證幫你招待好你的這些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