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沒去詔獄而是來到了這個隱蔽的地方,這也說明了崇禎對自己的態度。
李俊業能夠預感到,自己在這場風雲詭譎的朝堂風波之中,應該能夠全然而退。
雖然目前的李俊業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處於這場風暴的中心。
但帝心難測,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李俊業也不得不兢兢業業。
每日他就在這小樓中,品茗飲酒,等待著這場風波的結束。
通過交談,他已經得知,那位老太監乃是司設監掌印太監,名叫霍敬。
司設監乃是內廷十二監之一,掌管天子儀仗,乃是近侍之臣。
霍敬善喜茶,慢慢地的他就和這霍敬老太監熟絡了,不過兩人所談之話,無非是南北見聞,生活瑣事,天氣變化等等無聊之事。
至於對於朝堂之事,霍敬一概避而不談,李俊業循循誘導了幾次,每一次都是無功而返。
就這樣,李俊業也放棄了,現在的他完全與這個世界隔絕,對於外麵發生了什麼一概不知。
閒暇之餘,不僅和霍敬一起侃大山外,他還會站在小樓的最頂層,憑欄遠眺,看看四周的初春的景色。
餘下的日子裡,在霍敬的指導下,李俊業學會了圍棋,便每日和霍敬在一起對弈,雖然每次都是輸多贏少,但李俊業卻是樂不思蜀。
……
在皇宮之內,如果有崇禎的默許,一件事想瞞天過海,將會是何其容易。
現在的朝中群臣,皆是蒙在鼓中,還真以為李俊業就在詔獄內。
並且這些朝臣,還被崇禎拋出了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那就是給李俊業議罪。
大明有刑部,有大理寺等專門的審判機構,
如果崇禎想處置一個罪臣,完全可以把他們丟給這些機構,可卻偏偏在朝臣們一起議罪。
能混到躋身朝堂上的人,其實基本也是人精,自然知道崇禎的其實是另有用意。
表麵上看議罪,是大家一起商議,其實是要你揣摩上意,將帝王的意誌,用你們的口表述出來,到底是輕恕,還是重判。
這樣帝王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法外處置。
可讓群臣們犯難的是,李俊業身份太特殊了,一麵是罪臣,但另一麵又是這場大戰的英雄,而今朝廷又是用人之計。
誰也摸不透崇禎內心的想法,到底是重判,殺一儆百,維護皇權尊嚴,而是輕判,為國惜才,讓他日後戴罪立功。
至於議罪,朝中的小魚小蝦們,自然不會去關注操心,就算你煞儘苦心,奏章千言,你也未必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但朝中大佬就不同了,崇禎的目光就在他們身上,他們不得不為此事發表意見。
常伴君王側,簡在帝心,楊嗣昌對於上意實在是清楚不過了,但他依舊裝出一副一問三不知的樣子,戲還未開鑼,就匆匆收場,這也未必太沒意思了。
喜歡叫你來平定天下,你卻征服全世界請大家收藏:叫你來平定天下,你卻征服全世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