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萊地區因為是產鹽地,所以鹽價便宜,對於內陸那些荒鹽區,鹽價就更貴了。
這還是戰亂頻發時期價格,實際上太平年間,食鹽價格更低。
明末民不聊生,百姓困苦不堪,而食鹽是人不可或缺的商品,有這麼大的便宜占,怎麼不叫人將登州四海商號圍了個水泄不通。
甚至還有不少人,為了搶到一個好位置,在淩晨雞叫之前的申時起,已經在這裡排隊了,此刻已經人山人海,足老老少少足有兩三千人,將商號門口圍的水泄不通。
劉有為看了看不遠處來的四駕馬車,又看了看眼前黑壓壓的這麼多人,心神總是那麼不安定,總覺得有什麼事情要發生。
君子不患貧而患不均,此般道理,劉有為自然是懂的得。
他當即想到,一個人限購一斤,可是告示已經貼出去了,每三斤送一斤,現在每人限購一斤,那不是砸自己店子的誠信招牌嗎?
而今四海商號初創,誠信二字貴比黃金。
劉有為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
“長河,這麼多人難道都是來買鹽的?”
長河開心不已的回答道:“大掌櫃的,對啊!我剛在路口的時候親自問過一些人,他們十之八九都是來等著買鹽的。”
劉有為隻覺自己兩眼一黑。
他隻有強作鎮定的打起精神來,走一步算一步了。
“鹽來嘍!”
第一輛馬車的進入店子,迫不及待的長河和幾個夥計,揭開了馬車上的幔布,抬起一個麻袋,倒入商號的貨櫃中。
隨著麻袋的打開,潔白無瑕的白鹽,如銀河瀑布一般,儘量的傾泄而下。
“真白啊!”
“真乾淨啊!”
“每一顆都是鹽啊!”
看著食鹽的倒入,人群中的人無不驚歎的發出讚美聲。
望雲牌鹽,不僅比市麵上賣的一般鹽純,關鍵他還乾淨,一粒就是一粒,一顆雜質也沒有,不像市麵上的其他鹽,官商互相勾結,為了攫取更大的利潤,故意在食鹽裡摻入泥土和沙子來摻重,說是一斤,除掉雜質,實際隻有八兩五。
望雲牌鹽,不僅比他們白,白意味著更純,還比他們乾淨,說是一斤,就是實打實的一斤。
看到如此物美價廉的鹽,就在自己眼前,人群再也按捺不住了,還未及售賣,就已經圍上來搶購了。
劉有為早有準備,便即刻安排店中的夥計和送鹽的那幾個軍士全部出來維持秩序,自己則寸步不離的在安撫。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望雲牌鹽一投入市場,立刻引來了瘋搶,開始還隻有兩三千人,經過首批買到鹽的人一宣傳之後,幾乎全城都沸騰了,全部往登州的四海商行來搶購食鹽。
可劉有為一共就四車鹽,三千多斤,哪夠這麼多人搶購,隨著食鹽即將賣光,排隊等待的人再也坐不住了,在幾個地痞無奈的起哄之下,瘋狂衝進店內,搶購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