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孫權及其家眷的處理,陳炎很快就下命令,將孫權處死,其家人流放到幽州遼東去。
陳炎安排好襄陽之事後,讓張合留守襄陽,自率大軍回濟南去。十月,他回到了濟南。
十二月上旬,交州刺史賴恭、交趾太守士燮、蒼梧太守吳巨等人,紛紛上表,表示投降。
十二月底,劉協發布禪讓詔書,表示自己德行不足以為帝,願將帝位讓於陳炎。
陳炎當上了皇帝,以齊為國號,定都於幽州薊城,東平陵將作為陪都,年號為盛元。盛寓意大齊的強盛,元寓意著新時代的開始,即一個新的王朝將走上繁榮富強。幾日之後,便是盛元元年。
關於定都薊城,初時手下諸臣紛紛反對,陳炎可謂是力排眾議。
諸臣反對的理由主要有三個。
一是薊城雖地勢險要,但位於邊境之地,並不安全。陳炎的理由是,天下大定,日後他將經略北方,清剿匈奴、鮮卑等異族,以幽州薊城為中心,對其戰略十分有利。待擊敗諸胡之後,薊城就不再是邊境,而是大齊的中心。
諸臣反對的第二個理由是,薊城人才太少,不夠繁華,配不上都城。陳炎隻說了一句話,定都於薊城,薊城人口會迅速增長,用不了十年,就能達到五十萬人口級彆,屆時其繁華程度不下於東平陵。
諸臣反對的第三個理由是,薊城交通閉塞,水陸道路不能四通八達。陳炎反駁了這一點,他已讓劉馥挖通黃河到淮水再到長江,數年之功,進度已過半,屆時再挖通幽州境內的泒水到黃河,則水路暢通。
陳炎一一反駁臣後,才定都薊城。既然都城確定下來,就需要重新擴建,這恐怕需要一兩年時間。也就是說,陳炎仍將在濟南待上一段時間。
劉協禪讓之後,被貶為山陽公,遷移到河內山陽縣,食邑萬戶,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並允許在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
盛元元年二月,陳炎以杜襲、郭嘉和賈詡三人為首,組成一個小組,開始評定功勞,論功行賞。
同時,他下令大赦天下,除一些重大犯罪之外,對一些輕度違法犯罪行為,均予以赦免。戰亂時期,律法不修,大多數人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違法犯法行為。這一赦免,意味著對過去的行為既往不咎,大齊也將實施新的律法。
盛元元年五月,杜襲等人上報了一份封侯名單,其中縣侯有二十五人,鄉侯有四十八人,亭侯有七十七人,正好一百五十人。另外,關內侯有一百二十人。當然,諸臣諸將的官職也會重新任命。
新的統一王朝誕生,並不意味著戰事已經結束。陳炎又下令調動諸將及諸軍,為實施下一步戰略做準備。
高順留在江東,將繼續清剿和招安揚州境內孫權的殘餘力量及山越。
張合駐軍於襄陽,同樣需清剿和招安荊州境內劉備的殘餘力量,同時抓捕劉備的家眷。
張遼駐軍於成都,需清剿和招安益州內劉璋的殘餘力量,同時平定南方不服從大齊的南蠻人。
趙雲被調回東平陵,待薊城擴建之後,駐軍都城。當然,典韋也留在都城,跟在陳炎身邊。
潘璋駐軍於並州太原,為日後北上清剿匈奴做準備。他一直在雒陽一帶剿匪,沒參與南下之戰,作為補償,陳炎未來將以潘璋主帥,攻打匈奴。
同樣的,牽招、田豫等也將作為陳炎大軍北上的主要將領。
總之,大齊新的征程,即將開始……
全文書,謝謝支持!)
喜歡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請大家收藏:()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