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劉傻子打開穿越號機器人的夢幻功能,吩咐大家打開魔衣或夢幻背心的夢幻功能,繼續講述《南海神話》——
他們雙雙來到一棵椰子樹下,兩人越談話越多,聲音越談越小,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鹿女靠在了阿榔的肩膀上。土地爺在旁邊悄悄地聽兩人互吐愛慕之情:鹿女說:“你救過我即次,你喜歡我嗎?”阿榔回答:“喜歡。”鹿女又說:“你願意娶我嗎?”獵手回答:“我太願意了。”
鹿女害羞地笑了:“你能夠發誓嗎。”獵手回答:“我願意,對你的感情海枯石爛不變心。”說話間,鹿女從口裡吐出一粒種子,阿榔用手捧住種子,然後,鹿女用手往地上一指,出現了一個深坑,阿榔將種子種下去,覆蓋上土壤。阿檳說這是定情樹,就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為檳榔樹。
神話學者夏青說——
檳榔在定情中具有多重象征意義。首先,檳榔在黎族文化中是愛情的象征。黎族男女在戀愛、訂婚、納聘到結婚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檳榔。男方一旦看中某位姑娘,就會向女家送去檳榔果以示求婚。如果女方父母將贈來的檳榔果嚼了,就表示同意婚事;否則,他們會如數退還,表示推辭。
檳榔在嶺南婚俗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古代,檳榔是定情和訂婚的禮物之一。男方在求婚時,會帶上染紅的檳榔和吉祥語,如“雙喜”、“百子千孫”等,以示誠意和祝福。女方接受檳榔後,也會回贈一套檳榔給男方家,表示對婚事的認可。
檳榔還象征著多子多孫的美好願望。在黎族的婚慶活動中,男方帶大量檳榔去女方家求婚,女方收到檳榔後會分發給村民,告知大家她即將出嫁的消息。這既是黎族民間的“放檳榔”習俗,也是對幸福婚姻的祝願。
檳榔不僅僅在黎族和嶺南文化中有重要地位,它在整個中國南方地區的傳統婚俗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檳榔被視為“愛情的象征”,並且在婚宴上也是必不可少的禮品,以此表達對新婚夫婦婚姻美滿的祝願。在湖南當地,春節時用檳榔招待客人,象征著“萬事如意”。
檳榔在古代文化中也有著深厚的象征意義。例如,古代考生進京考試時,父母會在行李裡放一顆紅線檳榔,期盼望子成龍。如果考生高中狀元衣錦還鄉,宴會上也會擺上檳榔,前來祝賀的客人會品嘗檳榔,分享這份喜氣。此外,檳榔在潮汕一帶的婚俗中也有重要地位,儘管現代潮汕地區少見檳榔,但“敬檳榔”的習俗依然保留。
劉夢石說,那撼山震海的愛情誓言,那如癡如醉的綿綿情意,感動了土地爺。頓時,這山嶺的地形變成了酷似一個回頭凝望高處的鹿,雄偉峻峭,栩栩如生,以永遠紀念他們這美妙的時刻。阿榔從五指山下接來老母親替他們完婚。
這時,他們種下的檳榔樹已長大結果。阿檳采下一顆放在老母親口中,老母親立即感到牙不痛了,肚子不餓了,渾身輕鬆舒服,身體也好起來了。從此,阿檳和阿榔伴隨老母親在這裡定居,過著幸福美麗的生活。檳榔果也就成了美滿姻緣的象征。打這以後,黎族男孩子若相中了姑娘,便挑選二三百個上好的檳榔送到姑娘家中,作為訂婚禮物。
這個鹿回頭的神話傳說,有深厚的美學內涵,善良、勇敢、熱愛大自然的優良品質,在獵手身上得到充分體現。而知恩圖報、忠於愛情的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在鹿仙女身上得到體現。有趣的是,鹿希望過著人的生活,所以,鹿仙回到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