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石打開穿越號機器人手機的夢幻功能,吩咐沈聰明、李任惠、於張喜、齊紅霞特警、沈琳特警、紅學家範想林、考古學家張洪德、神話學者夏青、劉媛媛編輯、程萍編輯、林燕子舞蹈家等打開魔衣或魔幻背心的夢幻功能。小波、小明、小聰、夢弟與黃小燕對劉夢石說,:“劉傻子教授,你給我們講一個與海洋地理相關的神話好嗎?”劉夢石說:“好吧,我講一個神話給你們聽。”
劉夢石說,精衛填海的故事,講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兒女娃溺水身亡後化作精衛鳥,每日銜石填海的故事。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不幸溺水身亡。死後的女娃化作了一隻神鳥,這隻鳥長著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的爪子,形狀有點像烏鴉,人們稱它為精衛。
精衛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它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它年輕的生命,希望通過填海來複仇。此外,精衛填海的故事在流傳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變體。有說法認為,精衛填海是為了修複被共工氏毀壞的黃河大堤,但這並非故事的原始版本,而是後來的一種解讀或附會。
夏青教授說,精衛填海的故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它反映了古人對於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精衛鳥的形象也成為了堅韌和毅力的象征。
劉媛媛編輯說,精衛填海是一個感人肺腑的神話傳說。傳說炎帝的小女兒在東海溺水身亡,其靈魂化為精衛鳥,時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小石子去填東海。這種以弱小的生命力量挑戰浩瀚大海的精神可歌可泣,因此後人稱精衛鳥為“冤禽”、“誌鳥”或“誓鳥”。
程萍編輯說,從精衛鳥身上,寄予著為了實現理想目標,而不懼艱辛、頑強奮鬥的精神。精衛之所以為曆代文人所稱頌,這是先民們在當時惡劣的自然條件下探索自然、試圖征服自然的頑強精神的再現,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之一。
文史作家於張喜說,三國時期的曹植曾賦《精衛篇》,陶淵明歌頌“精衛銜微木”,文天祥更有”壯心欲填海,苦膽為憂天“的感慨。到了近代,魯迅也曾賦詩:“精禽夢覺仍銜石,鬥誌城堅共抗流”來讚歎精衛的精誠和毅力。
劉傻子帶領海洋奧秘探索行動組,乘坐南海夢想科考艇來到一個島嶼。劉傻子說:“我們現在要考察神奇的海洋動物。”羅小夢說:“太好了,我們現在還要尋找藏寶圖石板嗎?”小夢石說:“還說我與劉夢石爺爺傻,你才傻,還要問嗎,我們肯定要尋找藏寶圖石板。”
海洋奧秘探索行動組的成員下船後,登上小島,順小道前行,來到一個拐彎處,警犬小黑叫喚起來。科學博士王可走近一看,發現這裡有被獵殺的海龜,說:“有犯罪嫌疑人在這裡獵殺海龜,這是國家保護的海洋動物,我們要注意線索。我馬上打電話給相關部門,讓他們前來偵查處理。”
正說著,一個高個子光頭背著雙肩包在前麵晃動,警犬小黑衝了上去,光頭不慌不忙,掏出一把匕首,眼看就要刺向警犬的頭部,警犬往旁邊一閃,沈琳特警則一個箭步上前,飛起一腳,踢飛了光頭手中的匕首。
光頭與沈琳交手,幾個來回,沈琳身手不凡,漸漸占了上風,機器人驕子上前,協助林小琳製服了這個光頭,並將其捆綁在一棵大樹上。
眾人詢問光頭獵殺海龜之事,他拒不交代。於是科學博士喊來駕駛員徐文亮,並對徐文亮說:“你先將此人看管,我們打電話讓海洋管理部門的人員來處理。”
徐文亮看守光頭,覺得這個人很麵熟,發現這人是王漢民,與他的堂弟徐雲一起,都是販賣硨磲、玳瑁的不法分子。“王漢民,是你。”徐文亮喊道。
王漢民也認出了徐文亮,他說:“徐文亮,我是王漢民,我想打聽一下,你們這裡是不是有一個叫夢弟的少年,他具有做夢的特異功能,你堂弟徐雲受李春蘭委托,想讓我與你將他綁架,讓夢弟幫我們尋找海底寶藏。”“你告訴徐雲,這樣做是犯法。”徐文亮說。
“徐文亮大哥,看在你堂弟徐雲的麵子上,放我走吧。”王漢民說。徐文亮說:“王漢民,老實點,我現在是華夏科學奧秘研究院海洋奧秘研究所員工。所長抓了你,我敢放你?虧你想得出。”
王漢民說:“你不放,我會向高所長揭發,你的堂弟徐雲是李春蘭手下的一個小頭目,讓我一起作案,還是你協助我的。”徐文亮說:“王漢民你去揭發,我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