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博士說:“較先進的古鯨亞目動物,是曾經被認定為爬行動物的械齒鯨科動物。雖然最早是被美國地質學家發現的,但類似的化石也廣泛地在新西蘭甚至南極被發現。”海洋爺爺說:“較先進的古鯨亞目中另一分支,是至少包含有6種動物的硬齒鯨亞科,它們有較窄小的上顎,可能為濾食用,或是像現在大多齒鯨般能借此構造迅速夾住魚、烏賊及鳥。”“鯨魚的祖先是誰?”夢弟問。
海洋爺爺說:“在遙遠的古代,鯨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後來環境發生了變化,鯨的祖先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裡。又經過了很長的年代,它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退化成了鰭,後肢完全退化了,整個身子變成了魚的樣子,適應了海洋的生活。”
小波說:“我知道了,因此,現代的鯨、海豚等水生哺乳動物,必然是由某些陸生哺乳動物進化來的。”小燕子說:“但由於缺乏化石的證據,究竟哪類哺乳動物是鯨的祖先,這個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鯨魚的耳朵部位,有幾塊奇特的骨頭,其形狀與鯨類動物相同部位獨有的骨頭非常相像。化石顯示鯨魚的內耳還不能完全適應深水處的壓力,所以鯨魚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在水麵或陸地上。
鯨的分布,非常廣泛。鯨與磷蝦群的分布有密切關係,藍鯨主要分布在浮冰帶,生活在最南部的是巨臂鯨和黑須鯨,露脊鯨主要分布在亞南極地區。
夢弟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頭小鯨魚,在大海裡遊動。他遊到南極,看見有漁民在捕捉鯨魚。他知道,齒鯨類分布在南極輻合帶,因此,南極附近是主要的捕鯨地點。另外一個主要的捕鯨地,是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域,這裡有很多鯨魚比如灰鯨等等。
“你們要去哪裡。”夢弟追上兩條鯨魚,問道。“我們要進行遠距離遷徙。”一頭鯨魚對他說。
他遇見的這頭大型鯨魚,嘴張開後的寬度就像城門一樣寬,10個成年人可以自由進出。夢弟感歎地問:“你是世界上最大的鯨魚嗎?”
鯨魚搖頭,說道:“我不是最大的鯨魚。藍鯨才是世界上最大的鯨魚。它體長可達33米,比一般的漁船要大,平均體重190噸。”
磷蝦是藍鯨的主要食物,藍鯨所吃的這類浮遊生物,因海洋區域的不同而從屬不同的物種。在北大西洋,北方磷蝦是藍鯨的主要食物;而在南極,南極磷蝦則是藍鯨的主要食物。藍鯨通常捕食它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蝦群,這意味著藍鯨白天需要在深水區(水深超過100米)食,夜晚才能到水麵覓食。
“藍鯨能夠有這麼多食物吃嗎?”小波問。
“藍鯨的胃極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蝦約200萬隻,每天要吃掉4000千~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饑餓的感覺。”科學博士解答說。
"磷蝦廣泛分布於南北極海區,正是由於如此豐富的食物,再加上生活在水裡沒有支持體重的限製,所以藍鯨才能發育得這樣巨大。”計算機姐姐補充說。
海洋爺爺說:“藍鯨棲息的海灣大多與陸地的河水相連,河水衝來了極為豐富的有機質,使水質十分肥沃,促進了浮遊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遊生物,又引來了一大群身體閃耀著鑽藍色光芒的不同而從屬不同的物種。
在北大西洋,北方磷蝦是藍鯨的主要食物;而在南極,南極磷蝦則是藍鯨的主要食物。藍鯨通常捕食它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蝦群,這意味著藍鯨白天需要在深水區(水深超過100米)食,夜晚才能到水麵覓食。
“藍鯨能夠有這麼多食物吃嗎?”小波問。
“藍鯨的胃極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蝦約200萬隻,每天要吃掉4000千~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饑餓的感覺。”科學博士解答說。
"磷蝦廣泛分布於南北極海區,正是由於如此豐富的食物,再加上生活在水裡沒有支持體重的限製,所以藍鯨才能發育得這樣巨大。”計算機姐姐補充說。
海洋爺爺說:“藍鯨棲息的海灣大多與陸地的河水相連,河水衝來了極為豐富的有機質,使水質十分肥沃,促進了浮遊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遊生物,又引來了一大群身體閃耀著鑽藍色光芒的磷蝦。
沈琳姐:“有鯨須的鯨,例如藍鯨、灰鯨、長須鯨,鯨須一般為15~20米。事實上,這些長須是長在嘴內的折角形齒片,用於過濾水和捕捉鯨所食用的蝦和其他小動物,這些齒片就替代了牙齒。”小波做夢了,他夢見自己變成一條小海豚遊到須鯨身邊,他看見須鯨有兩種不同的捕食方法。如長須鯨,在慢慢遊動的過程中,過濾浮遊生物,和水一起進入嘴裡,嘴半開,把水從須板中間濾出來,再把小魚小蝦吞進肚子裡。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