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晚檸是老板,李明軒是前輩,王誌友不敢多說什麼,一路小跑到一旁的櫃子中,取出一套全新的鑒定裝備。
李明軒一言不發,默默戴上手套。
他小心翼翼的拿起左側的青花瓷瓶,將其傾斜成45°角,查看底部圈口。
瓷器底部微微泛黃,帶有些許瓷釉殘留,以及少量橘紅色【火石紅】。
看到這一幕,李明軒眉頭皺得更深了,額頭上的皺紋擠成一個“川”字。
瓷器底部表現,同樣符合元青花瓷器特征。
截止至目前,還未發現任何問題。
“怎麼會這樣?”
情急之下,李明軒雙手抱住瓷瓶,將其放倒,平躺在鑒定桌上。
並掏出高倍放大鏡,對準瓷器底部。
借助放大鏡,可以看到更多微小的細節,既然從製作方麵挑不出毛病,李明軒準備從使用痕跡上來推斷。
可當他看到放大後的情況後,握著放大鏡的手不受控製的顫抖一下。
胎底帶有一圈一圈,宛如年輪一般的紋理。
這是古代瓷器手工拉坯時,產生的痕跡。
現代瓷器都是機器製作,一體成型,沒有這種人工製作痕跡。
李明軒鑒定的,並非這些紋理,而是通過紋理磨損痕跡、角度,鑒定瓷器真偽。
人工仿造的做舊瓷器,紋理是一體成型,十分呆板。
而真正經過歲月洗禮的瓷器,會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磨損的,這種磨損由外到內,且不規則。
這件瓷器底部,有非常明顯的人物使用痕跡,是由外到內,具有非常明顯的年代感和人為使用跡象。
這樣鑒定下來,這對瓷瓶,竟然是一對大開門元青花瓷瓶。
“不可能啊!”
“這件瓷器看起來哪裡都對,但我有一種感覺,它是仿品。”
“可我偏偏挑不出來,瓷器假在哪裡,怎麼會這樣?”
呼——
李明軒長吐一口氣,將瓷瓶輕輕扶起,準備尋找瓷器上的造假“證據”。
如果是“劉仿”,對方肯定會在瓷器上留下自己的【印章】,這是他的習慣。
潘家園舊貨市場。
曹嘉寧回到京城第一件事,就是在潘家園舊貨市場附近,租下一間私人倉庫,將手中的寶貝全部存放進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