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寶家在牛圈子溝,順著避暑山莊外圍宮牆,一路向北。
城區有避暑山莊這個國家5a級景點,發展得很好,馬路兩側高樓林立,看起來很繁華。
當汽車駛出旅遊景區範圍後,畫風突變。
連綿的大山,和一片片空曠的耕地,一下子從城市進入農村。
“前麵路口左拐,就是牛圈子溝了,我家剛蓋的紅磚紅瓦新房,看到門口堆著2堆紅磚的新房子,就是我家。”
“好嘞,知道了!”
5分鐘後,大切諾基停靠在一處農家小院跟前。
正如趙大寶所言,院門外,堆著2堆未用完的紅磚。
院內,呈門字型,一間正房,兩間廂房。
新房剛剛蓋好,窗框和門上的塑料膜還沒撕。
一位頭發花白,身材乾瘦的老頭,帶著一個梳著羊角辮的小丫頭,坐在院內水泥地上搓玉米。
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剝玉米方式,人坐在地上,雙腳夾住玉米棒,雙手握住一根木棒,用力砸玉米,將玉米粒從棒瓤上砸下來。
這項工作十分考驗人的小腦協調能力,一不小心就會砸到腳。
有些玉米棒比較潮濕,光砸無法將玉米棒上的玉米粒全部脫落,還需要用手將剩餘的玉米粒全部剝離下來。
曹嘉寧小時候,每年都會因為剝玉米,手腫得像豬蹄。
“媽媽!”
“爺爺,媽媽回來了!”
聽到外麵的動靜,正抱著棒子瓤剝玉米粒的小丫頭,扔下手中的棒瓤,蹦蹦跳跳的朝大門外跑來。
“二妮,快過來,媽媽抱!”
“老弟,到家了,快進屋,咱們屋裡聊。”
“好!”
曹嘉寧微微頷首,默默跟在趙大寶身後。
他不動聲色的展開透視能力,對著趙大寶家地下掃視過去。
視線剛剛潛入地下,就發現趙大寶所謂的古墓。
這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八角墓,古墓內部,用青磚壘砌出一個八邊形墓穴,將墓主人安葬其中。
這處古墓,剛好在趙大寶家正房下方15米處,挖地基的時候,直接將墓頂挖穿,露出內部的墓室。
曹嘉寧根據出土的陪葬品,推斷墓主人應該身份顯赫,家財萬貫。
否則,不可能將10多件極品清三代官窯器物,當成陪葬品。
可眼前的墓室極其簡陋,隻有一間主墓。
甚至,連一塊證明墓主人身份的墓碑都沒有,與那些珍貴的陪葬品格格不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