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如此!”
看到賞瓶底部留款,曹嘉寧才明白過來,他為什麼從未見過如此精美的毛瓷。
原來,這件賞瓶並不是常規毛瓷,這是為召開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特意燒製的瓷器。
當時,一共有12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參加此次會議。
其中,有年僅19歲,被評為《最年輕優秀女工》的郝建琇,也有滿頭白發,被評為《最年長的畫家》的齊白石。
這件賞瓶,應該是專門為這些獲獎代表特意燒製的獎品。
陳文君就是負責燒製這批瓷器的製瓷師傅,這應該是他收藏的預留瓷。
這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瓷器,並未對外公布,除了燒瓷師傅,以及獲獎人員,其他人都不知道。
所以,即便是曹嘉寧這樣的瓷器收藏大家,也沒見過這麼高規格的毛瓷。
“真是精美,原來早在1954年,已經可以燒製出這麼精美的釉下彩瓷器。”
“7501瓷之前,就已經有如此精美的釉下彩,經曆整整一年,最終研發出來的7501瓷,會美到什麼地步呢?”
曹嘉寧小心翼翼的將4個裝有釉下彩賞瓶的封箱收入空間中,繼續查看其他瓷器。醴陵毛瓷這次封箱中的,是一整套餐品類瓷器。
一整套包括,牡丹湯鍋、牡丹大盤、牡丹大碗、牡丹小碗、牡丹小杯、牡丹油碟、牡丹大勺、牡丹小勺。
這一套毛瓷,采用釉下彩,內外雙釉製作工藝。
它和7501瓷中的頂尖精品,【7501釉下彩水點桃花係列】非常像。
但曹嘉寧可以肯定,這並不是贛省瓷器研究所研發那一批7501瓷器。
這批瓷器,應該是1975年以前,由領袖老家醴陵瓷器廠,為領袖燒製的第一批毛瓷。
它才是常規意義上的,第一批毛瓷。
這批毛瓷,沒有經過係統性的研究,直接按照生活用瓷進行創燒。
因此,它更加貼近日常生活用瓷,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瓷胎相對較厚,與極其輕薄,可以透光的7501瓷有著鮮明對比。
第二點,是設計方麵的區彆。
7501瓷,考慮到領袖工作繁忙,對食物保溫、茶水保溫非常重視,對第一代毛瓷進行改良。
第二代7501瓷,餐具、茶具大多數都有蓋子,這點是最容易辨彆的地方。
曹嘉寧透過封箱,查看這套瓷器底部。
果然如他所料,瓷器底部有【醴陵瓷器研究所】留款,是第一批為領袖燒製的瓷器。
陳文君收藏這套瓷器,大概率是當時創燒7501瓷器時,參考【醴陵瓷器研究所】燒製的第一批毛瓷。
在這一版毛瓷基礎上,加以改進,創燒出更加優秀的7501瓷器。
醴陵瓷器廠生產的毛瓷雖然沒有7501瓷名聲大,也沒有7501瓷價值高。
但其作為初代毛瓷,具有很高的收藏意義,曹嘉寧並未因為它的品質沒有7501瓷品質好就小看它們,小心翼翼的將其收好。
等他的毛瓷展館落成後,所有毛瓷,都會放在展館中,對外展覽。
接下來,是重頭戲,一整套7501文具套裝。
【物品:7501釉下五彩梅花水盅
品級:精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