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綠釉瓷器,也稱【白地綠彩】、【白釉刻填綠彩】,是唐代長沙窯特產,專門為皇室燒製。
在陶器為主的時代,白綠釉瓷器殺出重圍,改變大唐皇室審美。
這幾件白綠釉吸管杯,比光緒【秋操杯】早1000多年,其造型絲毫不落下風。
瓷杯內外通體施白綠釉,好似炎炎夏日之中的一汪池水,池中滿是綠油油的荷葉,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
這種造型精美、釉色清新、設計新穎的瓷器,絕對不是一般人使用之物。
若不是沒有相關記載,曹嘉寧甚至懷疑,這幾件白綠釉吸管杯是唐太宗禦用之物。
然而,這幾件白綠釉吸管杯,白綠釉酒壺、白綠釉瓷杯、瓷碗,隻是眾多瓷器中的一部分。
除去這批白綠釉瓷器,還有一批更加精美的白瓷。
這批白瓷,顏色潔白如雪,釉麵晶瑩凝潤,仿佛現代工藝品,一點都不像唐代瓷器。
【物品:唐·貞觀·白釉蓮瓣茶盞
品級:珍品級
價值:500萬
產品材質:瓷器
製造工藝:宗師之作
生產廠商:唐代長沙窯
生產日期:唐貞觀時期】白釉蓮瓣茶盞白釉蓮瓣茶盞曹嘉寧從眾多精美的白釉瓷器中,挑選出一件,白釉蓮瓣茶盞。
這件茶盞,具有非常鮮明的唐宋時期風格。
底部是一件5瓣蓮花托盞,拓展中央預留出2厘米深的凹槽,空餘位置剛好擺放茶杯。
在古人眼中,蓮花是高潔的象征,文人墨客又有飲茶揮墨的習慣。
所以,很多茶具、筆洗、硯台都是蓮花造型,帶有高雅的意思。
這件大唐貞觀年間製造的白釉茶盞,造型非常精美,瓷胎比白綠釉瓷器更薄一些。
最令曹嘉寧感到驚訝的,是瓷胎上的白釉,隻有薄薄一層,薄釉配薄胎,整體非常纖薄。
若不是雙眼給出明確的鑒定結果,這是唐代長沙窯出產的白瓷,他很可能認為,這是一件宋代邢窯白瓷。
“一直以為,唐代瓷器巔峰是唐三彩,以及越窯青瓷。”
“沒想到,唐代還有如此精美的白綠釉瓷器,以及這麼特彆的白瓷。”
“如此精美的瓷器,在盛唐時期,絕對是宮廷禦用之物。”
“這艘船究竟是何人駕駛,開往何處?”
曹嘉寧十分不舍的放下手中的白瓷,將其收入空間,與其他瓷器放在一起。
除了白綠釉瓷器和白瓷,剩下以黃金器居多,還有少量被腐蝕的螺鈿漆器。
這些物品,曹嘉寧早就見識過,並未著急查看。
他轉過頭,看向一旁,整齊碼放的封箱。
這些封箱和曹嘉寧之前打撈過的封箱完全不同,這些封箱造型非常精美,封箱外刻畫著非常繁瑣的【卍】字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