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藏寶室雖然小,但內部所藏之物,非常不一般。
曹嘉寧隨便挑選一件最外側的封箱,裡麵竟然是一尊極其精美的牙雕孔雀明王。牙雕——空缺明王這件孔雀明王,采用一整根襐牙雕刻而成。
孔雀明王全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其形象為菩薩外型,一頭四臂,身騎金色孔雀。
這尊牙雕孔雀明王,高約一米,一尊菩薩明王像端坐在蓮花坐台之上,身穿白繒輕衣,共有四臂。
右邊第一手執開敷蓮華,第二手持俱緣果。
左邊第一手當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執三、五莖孔雀尾。
身著黃金頭冠、黃金瓔珞、黃金耳璫、黃金臂釧,端坐在蓮花台之上。
蓮花坐台下,是一隻開屏的金孔雀。
扇形孔雀尾羽,采用透雕工藝,如真正的孔雀開屏一般,尊貴、華麗,讓人不舍得移開視線。
這尊孔雀明王像,製作風格非常精妙,采用鏤雕、巧雕、浮雕、鑲嵌等多種製作工藝,是一件非常難得的大師級作品。
最難得的是,它由一整根襐牙雕刻而成,完美利用這根襐牙,最大限度發揮它的價值。
如此精妙的設計,大師級雕工,堪稱同類頂尖精品。
這件牙雕孔雀明王,帶有些許東南亞地區風格,應該是暹羅地區出產之物。
前段時間,曹嘉寧剛收獲一件慈禧十分喜愛的牙雕芭蕉扇。
和慈禧老佛爺愛不釋手的芭蕉扇比起來,這件牙雕佛像,竟然不遑多讓。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老佛爺,同樣信奉佛教。
若是讓她得到這件牙雕佛像,恐怕又是一件被珍藏,說不定被日日供奉、參拜之物。
“咦,佛像底部有字!”
曹嘉寧被這尊精美的牙雕佛像吸引,注意力全在其精美的雕工上,仔細鑒賞一番後,才發現佛像底部,竟然還有一排小字。
這件牙雕佛像,是暹羅王聽聞【肅王】逝世,親自命暹羅王室禦用匠人,連夜趕製的陪葬品。
看到這行字,曹嘉寧抿了抿唇,腦中開始翻找肅王相關信息。
前麵他已經得到一套暹羅王送給【漢王】的黃金首飾、黃金鋌,當時的時間線是永樂十七年。
如果按照這個時間線,牙雕上麵的肅王,應該是明代冊封的第一位【肅王】——朱楧。
他是明太祖皇帝第十四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為漢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肅王。
永樂十七年(1419年)朱楧去世,諡曰莊。
按照時間線來看,朱楧和鄭和下西洋,牙雕佛像上麵記錄的文字基本一致,可以認定這件牙雕佛像,就是送給朱楧的陪葬之物。
朱楧是明太祖十四子,身份尊貴,還是明太祖親自冊封的肅王。
這可不是沒有任何權利,被安排在小院養老的閒散王爺,而是有實權的肅王。
這件牙雕佛像,是暹羅王送給肅王的陪葬品,鄭和竟然敢將其貪墨,他不要命了嗎?
或者是,海外附屬國,給大明朝的貢品太多,已經多到不差這些的地步?
“算了,先不管那些沒用的。”
“不論前因後果如何,這些東西,已經被鄭和截留下來。”
“就算搞清楚,鄭和如何將其截留,為什麼截留,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那是文史學家該研究的事,而我,隻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收藏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