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我們來的時候,周圍都是密密麻麻的森林。現在,怎麼都是燒過的荒地?”
李鐵牛騎著馬一邊走,一邊看疑惑地看著道路兩邊的變化。
“上邊好像種上了一些莊稼。一行行的,整整齊齊的。不然,我還以為是茅草。”陳小六也發現了異樣。
李星辰騎在馬上,看到路邊的莊稼,不由得讚歎起來。
“這........好,好啊。是甘蔗。”
從複興城到清水城,一路上都是甘蔗,估計種下去
在燃燒過的土地上,甘蔗已經長了起來。
“這個陳國維是個懂經濟的。”
李鐵牛一聽是甘蔗,頓時驚訝不已。
“這附近的山頭都種滿了甘蔗。那得多少人才能種的出來?”
李星辰笑道:“忘記了,我們在清水城還有兩萬多民夫?留在那裡改造清水城,現在兩年多過去了,應該已經完工了吧。”
“王爺的意思是,這些民夫造城之後,就被雇傭來種植甘蔗?”
李星辰笑道:“具體如何,還得到清水城問問才知道。”
野外紮營過了一晚,第二天中午終於到了清水城。
陳國維是瓊州入伍的一個秀才,如今已經是清水城的郡守。
此時,正帶著全部官員,早早地等候在西門,迎接大軍凱旋。
“恭賀王爺凱旋。接到大軍要來,我已經安排好了營房和後勤物資。請王爺入城。”
李星辰看到陳國維,胡子也長了。也成熟穩重了許多。
到了清水城的府衙,終於閒暇下來。
李星辰好奇地問道:“國維啊,怎麼不到兩年,老了這麼多?”
“誒,清水城之前被草原騎兵控製,百姓逃亡,房屋倒塌,田地荒蕪........”
陳國維把自己如何改造清水城,如何招回流民,開墾荒地,如何對抗瘧疾和疫病,如何教化百姓,如何建立工坊......
一樁樁,一件件,無不以占城為藍本。
“王爺,這兩年來,清水城的百姓,已經達到了四千多戶,兩萬多人。還有兩萬多暹羅民夫。”
李鐵牛好奇地問道:“仗都打完了,運糧任務已經完成,你們沒有遣散這些暹羅民夫?”
“本來雇傭這些暹羅民夫,是用來運糧的。不過,他們真的勤勞,隻需要一點工錢,乾活就非常賣力。”
“我就自作主張,雇傭他們修城牆,修工坊,修水裡,開荒地。真是不容易,他們為清水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李星辰非常高興。
“好。好。王行知在複興城鎮守,負責寶石。你的清水城,也是交通要道,卻能發展農業。好。對了,你讓人種植那麼多甘蔗,建造糖廠了嗎?”
“請王爺隨下官來,參觀一下我們的糖廠。”
眾人都非常好奇,騎上馬,隨著陳國維直奔城東南不遠的一片穀地。
遠遠就看到一根巨大的煙囪,正在冒黑煙。
“這就是你的糖廠?”
陳國維感歎道:“啟稟王爺,這還得感謝夫人。”
“夫人?”
“沒錯。我接手清水城之後,戰鬥也結束了。城牆也修建得差不多了。工坊和房屋的修建也接近尾聲。原本要遣散這兩萬多民夫。”
“但是他們都不願意返回暹羅,派代表來請求給他們活乾。畢竟,有活乾,就可以領取工錢。我發愁啊,就想到當初上課的時候,夫人說過,搞經濟,要因地製宜。”
“我一想,這裡能氣候濕熱,山高林密。樹木都能長得如此之好,甘蔗肯定也行。於是,就從吳哥郡引入甘蔗大量種植,同時派人回去找夫人尋求糖廠的圖紙。”
“國維啊,我夫人哪有什麼糖廠的圖紙?”
“夫人沒有,但是她把任務交給了政府管理學院、師範學院、軍校、水兵學校的學生們。舉辦一個設計糖廠的比賽。最後把最好的方案給我們送來了。還派了一些學習最好的軍校生來協助建廠。”
李星辰非常欣慰。
“好樣的。好樣的。沒想到,能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圖紙問題。對了,糖廠一個榨季能產多少糖?”
“糖塊能有16萬石。”
李星辰一聽,頓時有點驚訝,換算成現代單位就是8000噸左右。
“產量真的隻有這麼多?”
“賬目分明。隨時可以查。不過,我們把一部分運到吳哥銷售,一部分順遂路,運到金邊和西貢銷售。供不應求。”
“這些糖,換來了大量的收入,維持了清水城的運作。還有盈餘,可上交朝廷。”
李鐵牛和陳小六不由得提出品嘗的要求。
“能否弄點過來,給我們嘗嘗。”
“就是,糖塊確實是好東西。以前村裡的小媳婦坐月子才能喝上一點紅糖水。貴的很。”
陳國維笑道:“有何不可?來人........”
不一會兒,士兵們抬來幾麻袋糖塊。
陳小六和李鐵牛迫不及待地品嘗起來。
李鐵牛不由得讚歎起來:“好,好吃。甜。來人,給老子倒點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