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信和他的學生們,看著正在忙碌的參謀人員,都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真的都是讀書人?”
李星辰笑道:“都是秀才和舉人。他們每一個人,都弓馬嫻熟,槍法了得。上馬能領軍,下馬能為文。近身能搏鬥,遠能射箭放槍。能當斥候,能當使者。可謂全能戰士。”
杜信雖然有點存疑,但是沒有直接辯駁。
隻是給身後的學生使了一個眼神。
這幾個學生馬上會意。
其中一個學生看著這些身穿戎裝的參謀說道:“那好。既然都是讀書人,那我問三個問題,能答出來,我就承認他們是讀書人。”
李星辰笑道:“這位公子,請出題。”
“第一個問題。請問,天有多高?”
李星辰笑道:“這不是真正的問題。”
“為何?”
李星辰笑道而不語。
“你隨便讓其中一個參謀來回答你。他們會告訴你天有多高。”
“那就這個吧。”杜信的學生隨便指了一個參謀。
“你確定。這是瓊州的秀才。”李星辰笑道。
“確定。”
“既然如此,王參謀,你來解釋一下天有多高。記得通俗易懂一點。”
“遵令。”王參謀放下手中的工作,衝著幾人拱拱手。
笑道:“在下獻醜了。天無限高。不過,在我們頭頂的大氣,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散逸層.......對流層大約三千丈到五千丈高,平流層從五千丈到一萬五千丈.......”
接著王參謀把大氣層的特點都講了出來。
最後,總結道:“大氣層大約有33萬丈。之外就是虛空。也就是太空。”
李星辰點點頭:“王參謀,地理課上沒有睡覺。還可以。你先忙吧。”
“得令。”
這時候,杜信和他的學生聽得目瞪口呆。
杜信捋著胡子,不禁感慨:“這,這,天底下還有這樣的學說?古人渾天之說,得到最好的契合。妙哉。”
其他學生雖然很佩服這個參謀,但是也想試一下其他的參謀是否都是讀書人。
“第二個問題,子曰‘苟誌於仁矣,無惡也。’何解?”杜信的學生隨便選了一個參謀來提問。
“既然選中你,陳參謀,你回答吧。”
陳參謀笑道:“這位公子,可能想要問的是,為什麼讀書人要來投軍的問題吧。子曰‘苟誌於仁矣,無惡也。’說的是有誌於追求仁德,就不要做壞事。這是對的。但是,可能在公子看來,我們當兵打仗,動刀東槍,就是在造殺孽。其實,大可不必如此認為。”
“天地之間,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侵略他國土地,燒殺搶掠的就是惡人。殺掉這樣的人,不但不是作惡,反而是為善。這與仁並不違背。”
“且我大宋王師,所到之處,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所光複的城池,帶給百姓的,是切切實實的活計,是收入,是養活家人的希望。如此一來,殺敵,不失為惡,實乃大善之舉。”
“躲在書齋之中,修身養性,讓自己變得仁慈,那是個人的內心仁慈。平時是可以的。但是如今天下紛亂,神州陸沉,我華夏衣冠,麵臨異族統治。個人的仁慈,而對於百姓,對於他人,其實作用不大。真正的仁慈,就當投身軍中,助王爺光複大宋,恢複華夏昔日的輝煌,方才是真正的有誌於仁。”
陳參謀的一番話,讓杜信和他的學生們陷入了沉思。
確實,時代麵前,個人的小仁慈,哪比得上匡扶社稷,安邦定國的大仁慈?
李星辰笑道:“陳參謀,你接著繪製地圖。”
“得令。”
“杜大人,不知道我這兩個參謀的回答,是否令您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