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辰帶著海上艦隊,不斷地襲擊渤海沿岸的蒙元駐軍。
時不時派精銳騎兵深入內陸搞襲擾。
如此一來,從遼東到黃河邊上,各地的元軍都如臨大敵,不斷地抽調士兵把守要塞。
此外,李星辰派出艦隊,再一次從天津附近襲擊海河附近的駐軍。
元廷再次下令從漠北和山西調兵勤王,大都附近的駐軍更是不敢遠離,都提心吊膽,日夜防備。
無疑對策應山東境內的反攻,極為有利。
此時,山東境內,就剩下濟南和濟寧兩地了。
濟寧城小兵少,無力抵抗王二虎帶領的二十萬大軍。
王二虎的部隊還沒到,駐守濟寧的軍隊就逃到濟南去了。
此時,白衣帶領著自己本部三萬人,又用重金從招遠和萊州等地招募的軍隊七八萬人,組成了十多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從淄博往西攻打。
等到了濟南城下,王二虎的部隊也到了。
如此一來,三十萬大軍,把濟南圍得水泄不通。
為了吸引更多的蒙元軍隊前來救援,白衣和王二虎商量之後,決定采取圍而不攻的策略。
此時悠悠公主派人沿著運河送來了大量的糧草和裝備。
更重要的是,送來了從東瀛帶回來了大量的金銀,作為招募新兵的軍費。
白衣原本在招遠地區開采了不少黃金,此時又得到了悠悠公主送來的金銀,心中不禁大喜。
於是下令在河南和山東招募更多的新兵。
“每月餉銀三兩,滿兩年的老兵漲到每月五兩。三年服役期滿,若退伍,回家之後當地發田地三十畝,還有三十兩安家費。”
原本山東河南等地,連年乾旱少雨,導致不少農民瀕臨破產。
此時聽說了大宋王師招兵,而且還有三兩的餉銀,退伍後還有田地和安家費,無數青壯紛紛踴躍報名。
畢竟,大災荒年月,能有口飯吃就已經不錯了。
如今更有這麼優厚的待遇,簡直就是破天荒的好事。
無數青壯,連夜從河南、山東、江蘇往濟南趕去。此外,一些青壯甚至從河北、山西等地偷偷渡過黃河,到濟南報名參軍。
經過一係列挑選,最終招募了25萬新兵加入。
如此一來,王二虎和白衣手中的軍隊,更是高達55萬以上。
每天消耗的糧食更是驚人的數量。
好在這些年,大宋占領的地區免田稅,百姓家家有餘糧,官府也從公田收獲了大量的糧食。
高產作物的作用此時也體現出來。
大量的玉米、土豆、紅薯種植,讓百姓手中的糧食多了好幾倍。
加上大運河可以從江南直達濟寧,調運糧草也方便。
兵多糧足,武器又先進,王二虎此時已經想著沿著運河進攻大都了。
李星辰此時帶領艦隊駐紮在天津衛的外海,得到王二虎想要進攻大都的建議之後,覺得時機也成熟了。
於是讓他儘快解決濟南之後,可以渡河試探性進攻。
在給王二虎的信中,李星辰強調:“新招募的士兵,可能沒有什麼戰鬥力。如果情況不利,可退回黃河以南休整。”
可是情況出乎李星辰的意料。
王二虎下令對濟南發動總攻之後,遮天蔽日的炮彈砸了一輪之後,濟南的守將,身上背著荊條,手捧印綬,出城投降。
如此一來,下一步就是過河了。
為了策應王二虎渡河,李星辰下令從江南調集了所有能用的熱氣球,緊急調往濟南。
熱氣球的運用,就像是天上的眼睛,可以隨時發現周圍的敵情,以免渡河的時候,被敵人伏擊。
此外,為了激勵士氣,悠悠公主帶領後續部隊,也從揚州移駐徐州,確保後續的糧道安全。
此時,大都內,元廷已經人心惶惶。
自從富察皇後去世,真金太子也因為奏章事件,惶恐不安地去世之後,忽必烈對生活失去了信仰。
此時已經76歲高齡了,整天喝的醉醺醺,也不管朝政了。
如今,大宋的軍隊即將渡過黃河,準備一路平推的時候,忽必烈更是一點兒都不著急。
隻是下令冊封真金太子的第三個兒子鐵穆耳當太子,讓他帶兵前去迎敵。
朝廷上大臣們更是一片嘩然,都覺得忽必烈老年昏聵,昏招頻出。
此時,元廷能打的將領,都在各地駐紮,能用的不多。
不得已,玉昔帖木兒還得親自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