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林曉倩和黃衣,帶著運輸艦隊,到了天津衛。
“這次帶來了多少船糧食?”
“三千六百船。每船八百石到一千二百石。”
李星辰有點驚訝。
“是不是把全國的糧食都運來了?”
“不是。很多是從占城和瓊州、嶺南運來的。江南的有一部分。至於兩淮地區的,直接大運河,不需要海運。”
李星辰驚歎不已。
“如今這些糧食這麼多,我這都堆放不下了。得讓二虎帶兵來遠走才行。”
王二虎接到命令之後,帶領一部分步騎兵帶著招來的青壯,開始從天津衛運糧。
足足運了十來天,才把糧食運走。
林曉倩非常興奮地介紹著嶺南的變化。
“如今嶺南各地,最喜歡種植的是這種紅薯和玉米。那些高山峽穀、甚至懸崖峭壁,隻要有空地的地方,都能種植玉米。這東西不挑地方,有土就行。就算是石縫都能長。真是神奇的糧食。”
李星辰點點頭。
“確實如此。這玉米確實是好東西。隻要合適的地方,總能勝仗。不挑地。”
“還有這紅薯,最容易種植。隨便在山間或者河邊,找塊空地,把這紅薯種下去。幾個月,就能收獲。葉子和藤也能吃,也能喂豬養雞。果真是好東西。”
李星辰笑道:“看來,嶺南地區的人們,以後不會餓肚子了。”
“嶺南也從來沒有餓肚子的人嘛。不過江南地區更是富裕,除了水稻,各地都開始大量種植這些高產的糧食。誒,如今,就算是城牆下,路糧邊,各種地方,都能種下這些高產作物。”
李星辰點點頭。
“這是好事。隻要百姓們能吃飽,那就是我們在前方征戰的目的。”
黃衣補充道:“我們在山東萊州,看到那裡成片的玉米地,還以為到了玉米的海洋。果然,這東西,在北方也能種植。對了,招遠的金礦附近,還有人大規模種植紅薯和土豆,長勢也不錯。產量估計不低。”
李星辰笑道:“不僅僅是北方,到了遼東,依然能夠種植。對了,以後,遼東的草原,全都開墾出來,種植玉米和土豆。”
林曉倩有點驚訝。
“遼東也能種?那邊不是天寒地凍,冰天雪地的嗎?”
李星辰笑道:“遼東從五月到十月,有半年時間可以種植一季。地廣人稀,可以大規模種植。以後,隻要把遼東種上高產作物,全國就沒有餓肚子的人了。”
黃衣歎息道:“如果人人都有土地,就有可能。如果農民把土地賣了,那還是得餓肚子。”
李星辰點點頭。
“黃姑娘的建議很好。以後我們要製定法律法規,禁止農村土地買賣。禁止農民之間買賣土地。如果婚喪嫁娶頭疼腦熱生病,需要資金,可以向官府借錢。但是絕對不允許向鄉紳和富戶借錢。更不允許用賣地這種行為借錢。如此一來,土地還在農民手裡,他們還能有一口飯吃。”
就在李星辰和林曉倩、黃衣談論農業的問題時,大都派人來談判了。
大都派來和談的使者是元廷的平章政事不忽木。
此人熟讀儒學,積極主張用漢法治理天下。對於大一統有執念。
並且主張整頓吏治和反腐倡廉。
李星辰整裝迎接。
然後把不忽木引入大帳之內,並且讓手下獻上好酒好菜。
同時為了震懾此人,就讓人燉了幾個土豆、紅薯,煮了幾個玉米送進來。
還讓人搬來幾個南瓜。
“不忽木大人,我聽說元朝的皇帝稱你為他的左手。不知道可有此事?”
不忽木看著眼前的土豆和紅薯、玉米,心中滿是疑惑,但還是回答了李星辰的問題。
“確有此事。我朝皇帝曾經說過,治理國家,就像右手握持東西,左手必然托舉右手。我就是皇帝的左手。”
李星辰不禁感慨:“元朝皇帝派出如此重臣來談判,可見誠意了。不過,天道輪回,如今,大宋即將要完成統一了。您這位左右手,可能已經完成了使命了。”
不忽木大吃一驚。
“不知道王爺此話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