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從不忽木手中接過李星辰贈送的地理和生物書籍,隻是翻了翻,頓時嚇得癱倒在地。
又看了看,又跳了起來。
一邊哭一邊笑。
“太好了,太好了。我畢生研究的問題,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沒想到,這本書都給出了答案。”
不忽木也感慨:“我初聞這些知識,心中也如郭大人一般驚訝。沒想到,如今,大宋的科技和文化已經發達如此。”
接著,不忽木和郭守敬兩人展開了徹夜長談,一起探討了書中的地理和生物知識。
次日,已經有人把這事情報告給忽必烈。
忽必烈聞言大怒。
“不忽木身為平章政事,出去和談,第一時間不回來報告,反而和郭守敬一起探討異端邪說,罪該萬死。來人,把這二人召來。”
郭守敬和不忽木被帶到朝廷上,當著眾人的麵前被打了二十大板。
“不忽木,和談不利,本該重罰。念你有功於國家,且打二十板子作為懲罰,以儆效尤。”
“老臣謝恩。”
“不忽木,說吧,把你和談的經過詳細找來。”
不忽木為了自保,不得不開始編造謊言。
“啟稟陛下,宋人無意和談。且扣留老臣在天津衛,強迫老臣接受他們的新思想和讓老臣觀看他們的新式武器和艦船。”
“哦?說細細點。”
不忽木於是開始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
當說到在天津衛看到金銀倉庫有三百萬兩黃金和五千多萬兩白銀的時候,元廷的文武大臣頓時大驚。
“怎麼可能?仗都打到這份上了,他們怎麼還有那麼多金銀?”
“就是,不忽木這是被宋人騙了吧?”
“不是被騙了,是被收買了。”
“處死不忽木,和談不成,反而宣揚宋人的實力。”
於是乎,無論文臣武將,開始攻擊不忽木。
忽必烈此時疾病纏身,無心朝政。
可是,如今兵臨城下,城內的百萬軍民都在等待他拿主意。
為此,忽必烈不得不強撐病體,繼續主持朝會。
“都肅靜。聽不忽木怎麼說。”
忽必烈的話,讓朝堂頓時安靜下來。
不忽木繼續說著自己的所見所聞。
“宋人的越王,是個有才學的年輕人。剛好22歲還是23歲的樣子。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莫辯的智慧。他帶老臣觀看金銀倉庫,還告訴我,這些金銀大部分都是從海外的金山銀礦和海島上挖來的。”
眾人一聽,頓時喧嘩起來。
“什麼?金山銀礦都是從海外而來?莫不是騙人的?”
“不忽木欺君罔上,該殺。”
“哪有什麼金山銀山?都是宋人騙人的把戲。”
“不忽木被宋人的越王欺騙卻不自知。”
忽必烈揮了揮手。
“安靜。不忽木,詳細說來,這金山銀山在哪裡?”
不忽木想了想,問道:“爾等可曾有人聽說過石見銀礦?”
這時候,大理寺的一個官員說道:“我的部下曾經出使東瀛,聽說過石見銀礦。那裡出產白銀。就在高麗海峽過去不遠。”
眾人一聽,頓時驚呆了。
“難道真的有金山銀礦?”
“可是那是東瀛的銀礦,如何變成大宋的?”
“宋人的軍隊如此強悍,拿下東瀛的銀礦應該不難。”
“如此說來,宋人五年不收農稅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獲得了這什麼東瀛的金山銀礦。”
這時候,滿朝的文武開始泄氣了。
如果一個朝廷,不需要征收田稅就能解決財政支出和軍費支出,那是何等的富裕,何等得到民心。
此時,不忽木再次提到他在李星辰大營的所見。
“當時一個女將軍,從高麗運糧回來。宋人的越王讓她準備去挖一座銀礦。還說那個銀礦儲銀有3800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