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城內,能站著的人不足一半了。”
“越王殿下想要什麼結果?”
“還望越王殿下放我們回草原。”
“當年我們兵臨到臨安城下,也沒有如此.......”
看著一群元廷的文武,苦苦哀求,李星辰一言不發。
最後,眾人紛紛下跪求懇求李星辰放一個缺口,給他們回草原。
李星辰遲遲不發聲。
“你們知道,我已經拿下關中和山西了吧?”
這些大臣頓時大驚。
不忽木顫巍巍地聲音問道:“為何我們一點消息都聽不到?”
“你們的斥候,根本無法出城。我們城外六十萬大軍,七道防線,不是浪得虛名。沒有一隻鳥兒可以飛出來。”
“可是,山西,那可是山河表裡的堅固防線。怎麼能如此快速被攻占?”
李星辰歎息道:“這都是你們的一廂情願。我二十萬大軍,在白將軍的帶領下,從運城和潞州兩地,一路逆著汾河往北,三個月打穿山西,攻克晉寧、太原、忻州、雁門、大同。從居庸關回到大都來。”
元廷眾多大臣頓時嚇得麵如土色。
三個月占領山西,那麼他們就算退回草原,還能有多少抵抗力?
但是這些人心存幻想。
畢竟草原東邊是遼東,西邊是遼闊的中亞草原,往西邊去,還有弱得不能再弱的沙漠民族。
隻要逃離大都,還有回轉餘地,還有生存餘地。
為此,這些人都在極力勸說李星辰放他們回草原去。
李星辰看著元廷這些餓的麵黃肌瘦的大臣,不由得心生憐憫。
畢竟都是四五十,五六十的人了。
過了許久,李星辰站起來,歎息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今,天下大勢在宋,不在元。當初你們的大皇帝殺掉了文丞相,你們沒有阻止。甚至說是幫凶。如今,你們應該付出代價。”
不忽木歎息道:“我熟讀儒家經典,也欽慕漢家文化。故而在任上,大力推廣漢法。與民休息。文丞相寧死不降,我也勸過大皇帝,讓他以道士的身份出家,以保全他的性命。可惜,大皇帝認為文天祥是宋人的反抗旗幟,不願意放虎歸山留後患。我們想保文丞相,也無可奈何。”
李星辰回頭問一幫元廷的文武大臣:“你們也是這麼想的嗎?”
“是是是,我們都是如此想的。”
“我們都欽佩文丞相的為人。敬仰他的氣節。”
“當時的形勢,各為其主。若不然,我願與文丞相結拜為兄弟。”
“老夫多次勸說文丞相,接受大元的官職。可惜,文丞相隻認大宋。寧死不投降。我等已經儘力了。”
“難道越王殿下,圍困大都,就是為了替文丞相報仇?”
李星辰歎息道:“從唐末開始,幽雲十六州丟失了幾百年了。從高粱河一戰,幽州附近也丟失了幾百年。導致我中原大地無險可守。如今,我既然來了,就是來收複這裡的。圍困大都,就是為了收回幽雲十六州。建立中原大地的防線。”
不忽木歎息道:“難道越王殿下,是要滅絕我們草原一脈?”
李星辰笑道:“不忽木丞相不用擔心。草原人也是夏朝之後,從中原遷徙出去的遺民。論血統,還是我中原一脈。都是我華夏分支。”
“既然越王殿下念及我等都是華夏分支。為何今日圍困大都如此之久?從八月圍困,如今已經快到二月。半年過去,士卒死傷過半,且都是凍餓而死。如今城內,屍骨累累。這難道是越王願意看到的?”
李星辰歎息道:“每一個王朝的更迭,都伴隨著大量的傷亡。這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我狠心,不這麼做,你們難以接受王朝更替的事實。放你們回草原,你們肯定會卷土重來,再度越過長城,南下中原劫掠。”
眾人紛紛下跪,搗蒜一般磕頭。
表示永不侵犯中原。
李星辰看著這幫人的樣子,忽然想起了曆史上,1279年,崖山那十萬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