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憤怒不解的秦父,秦臻顯得平靜淡然。
“他好不好是一回事,我願不願意是另一回事。”
杭占榮是個不錯的結婚對象,秦臻也並不抗拒和杭占榮接觸,但秦父秦母的催促和背後推波助瀾的動作讓秦臻不滿。
其實在餐桌上,秦父秦母雖然有過多次催婚的言語,秦臻都可以隻當做長輩操心小輩婚姻大事的例行訓話。
秦臻自認為她的情緒算穩定的了,見過那麼多大風大浪,沒什麼人能真正激怒她。
但秦父的一句話還是讓秦臻皺起了眉。
“臻臻的性格太強勢了,對以後的老公不好。”
毫無疑問,在秦父的眼中,女人的性格就該溫和順從。
...
秦父是個非常傳統且典型的大男子主義。
他沒有顯赫的家世幫扶他的生意,公司能做那麼大全靠他自己。
秦父秦母的婚姻結構也是非常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
秦父在外闖蕩拚搏,秦母在家中相夫教子。
因此秦父的觀念也是認為女性最後的歸宿還是相夫教子。
秦臻婚前可以在公司上班,秦父也從不吝嗇教她培養她,甚至經常誇讚她。但秦父始終認為秦臻最後是要結婚的,是要嫁到彆人家去的。
他誇讚秦臻是出自真心實意。寵女兒,送秦臻房子車子也是他發自內心,但秦父始終是把秦臻的定位框定在‘女性’裡。
女性,始終要嫁人,歸宿始終都是婆家,是丈夫的附庸。
就像秦母,她在結婚前和秦父也是在商業活動上認識的,是位出色的職場女性,可結婚後,她還是回歸了家庭。
秦父也希望自己女兒和妻子一樣,成為一個賢妻良母,在家相夫教子。
秦臻其實並不歧視任何一位賢妻良母,所謂賢妻良母不過是女性群體裡的一個角色。
賢妻良母也從來不是女強人的對照組,都是社會的一種角色,大家各有各辛苦,何來誰比誰高貴?
隻是人對自己扮演的角色都該是自願選擇,秦父這種理所當然的篤定,讓秦臻非常不悅。
都說成功男人的背後必定有一個默默支持的女人。
可秦臻不願意做那個被迫成為背景板的女人。
因此,當秦父說出那句:“臻臻的性格太強勢了,對以後的老公不好,要改改。”
這種話出自父親之口,秦臻聽不出半點溫情,隻有父權結構下高位者對低位者的訓斥。
更可笑的是他作為一位父親,陪伴女兒二十多年的成長,最後居然會因為女兒的性格強勢,而去擔心一位莫須有的女婿。
可千萬彆說是為了女兒好,要真從女兒的角度出發,那他應該替女兒尋找一位願意包容她強勢、壞脾氣的女婿。而不是在餐桌上輕飄飄說一句讓她改變。
秦臻直當發問:
“你們是不是從來沒有想過讓我繼承家業?”
秦父眉頭皺起來了:“臻臻啊,你不要覺得自己做出了點成績,就有能力掌控整個公司,管理一家企業不是那麼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的。”
秦臻淡淡道:“直接說是不是吧?”
秦母替秦父解圍:“你爸是不想你那麼累,承擔的責任太大了,明明可以選擇更輕鬆的生活啊。”
秦臻說:“選不選擇是我的事,但你們都沒打算給我選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