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無奈了,佛門的人就是這樣,老是把緣法掛在嘴上,簡直就是個萬能的借口。
想了想,李章挑了本最薄的經書,連封麵帶封底,也就四五頁,拿過來一看,封麵上寫著《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哦,是心經啊,你為什麼挑選他啊?”老和尚好奇地問道。
“就他最薄了,想必也是字數最少的,應該最好學了。”李章老實回答道。
“心經可不好學,字數雖然少,寓意可不小。”老和尚說道。
“學會了心經,可以學什麼武學?”李章好奇地問道。
“拿上心經,去般若院吧,以後,你就是般若院的弟子了,可以學什麼武學,那裡的師父會教你的。”老和尚把心經遞給李章。
“大師,能告訴我,你的法號嗎?”李章行了個禮,問道。
“老和尚的法號叫一真,一字輩的,比你大一輩。”一真老和尚回答道。
“那我是不是要叫你師伯?”李章又問道。
“你是住持點名收進來的,所以給了你十字輩的輩分,要不然,你就是百字輩的了,得叫我師祖了。”一真老和尚笑著回答道。
李章一聽,才明白,自己老爹的那一百兩黃金沒白給啊,這就給自己漲了一個輩分了。
“多謝師伯。”李章對這個慈善愛笑的老和尚,還是很有好感的。
一真老和尚叫來了一個小和尚,比李章大個幾歲的樣子,讓他帶著李章去般若院。
路上,李章試著和這個帶路的小和尚套近乎。
“大師,你的法號是什麼啊?”李章問道。
“我可不是什麼大師,我是百字輩的,叫百辛,還得叫你一聲師叔。”這個小和尚語氣生硬,顯然心情不太好。
想來也是,這個叫百辛的和尚,也不知道當了多少年的和尚了,現在卻要叫一個剛入門的為師叔,這心情怎麼好得起來。
李章卻不在意,李唐皇室宗親的身份,還是有用的,雖然許多人不給麵子,但是也有些人,是願意給點麵子的,比如白馬寺的住持,看在那一百兩黃金的份上,就給了這麼一點的麵子。
寺裡有許多孩子來當和尚,並不是衝著學武來的,而是家境窮困,養不起孩子了,家裡人才把孩子送到寺裡來的。
這些孩子,進了寺裡,自然就是最低的輩分,做一些粗活,連學武的資格,都未必會有,起步比李章自然是要差很多。
一路跟著百辛小和尚,彎彎繞繞地走著,走了好一會兒了,兩個人才走到般若院,可見,這白馬寺,還真的不小啊。
好不容易走到了般若院,百辛小和尚對李章說道:“就是這裡了,你自己進去吧,你手裡的經書,還有一真師祖給你開的登記證明,就是你進院的憑證。”
李章這才知道,原來經書還有這用處。
百辛小和尚說完,也不多說什麼了,轉身就走了。
李章隻好自己上前,敲響了般若院緊閉的大門,等著院裡的人給自己開門。
很快,就有個小和尚開了門,問清了李章的來意,把李章接進了般若院。
很快,李章就見到了般若院的首座,一清大和尚,五十來歲的年紀,虎背熊腰,一看就知道是個力量型的猛漢。
李章把經書和登記證明交給一清,一清卻隻接過登記證明看了起來,還說道:“經書你自己留著吧,以後要是翻爛了,再領一本就是了。”
李章隻好把經書收了回來,放進自己的懷裡。
很快,一清就看完了李章的登記證明,知道了李章來頭不簡單,也就知道了自己該怎麼做了。
“我叫一清,以後,就是你的師父了,你就跟著我練武吧。”一清說道。
“見過師父。”李章當即雙膝跪地,磕了個頭,沒辦法,正所謂天地君親師,這個時代,師父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是要磕頭的。
李章也沒有男兒膝下有黃金的想法,跪一下,磕個頭,就能拜般若院的首座為師父,這個生意,做得來。
一清見李章這麼乾脆,也是滿意地點了點頭,是個腦子靈活的,這樣的徒弟帶著,也輕鬆省心。
“識字嗎?”一清問道。
“讀過幾年書,識得一些。”李章回答道。
“把心經念一遍。”一清說道。
李章把懷裡的心經拿了出來,打開來,先是從頭到尾粗略地看了一遍,才磕磕絆絆地念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蜜多時……”
心經全文不到三百字,李章對這些字是都認識,湊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就搞不明白了。
一清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這個弟子的文化水平倒是可以,教起來更省心了,糾正了李章幾個發音之後,對李章說道:“以後,你每天早晚都要誦念心經多遍。”
“是,師父。”李章痛快的答應了。
“誦念心經,這是功課,不可以偷懶不做。因為,說不定哪天,你念著念著,就能得到菩薩的關注,領悟經書上的武學了。”一清叮囑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