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算漏了一筆賬_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十四章 算漏了一筆賬(1 / 1)

“唐朝府兵製與唐朝兩稅法?”

林煜夾著筷子比劃說道:“說白了,大明現行的衛所製與兩稅法,實際就是脫胎於唐朝的府兵製,與唐中後期為了改革而推行的兩稅法。”

“而太祖身邊也是有能臣的,他們分析總結了府兵製與兩稅法的弊端,從中針對性進行了修改,這才逐步建立起了如今較為完備的衛所製與兩稅法。”

“衛所軍戶製度的確立,也確保了大明可以寓兵於農,即養兵百萬,而不耗朝廷一粒米。就連兩稅法也改為通過魚鱗冊、黃冊並行征收,修複了自唐宋元三朝以來,兩稅法的漏洞弊病。”

朱瞻基疑惑道:“這有什麼不對嗎?”

林煜搖頭晃腦說道:“對是對的,但太祖與他身邊的能臣,全都算錯了,或者說是算漏了一筆賬。”

朱瞻基一驚:“算漏了一筆賬?”

倒是於謙心中似有所悟,目光灼灼的看著林煜,等著他的回答。

林煜接著說道:“的確算漏了,太祖與他的能臣都忘了,負責屯墾的衛所軍戶,他們也是百姓。既然是百姓,那就會吃飯,會生孩子,換言之,就是衛所軍戶的人口不是一成不變的。”

於謙忽地接話道:“但劃分給衛所的土地,都是固定不變的。”

林煜一笑:“說的沒錯,老餘,你這次倒是腦子轉的挺快。”

朱瞻基本來還沒怎麼聽懂,一聽於謙接話的後一句,腦袋裡好像有什麼猛然間炸開,他似乎也明白了點什麼。

林煜又繼續說道:“太祖定立的衛所軍戶製,看似可以寓兵於農,不花錢也能養兵百萬。可他忘了,衛所軍戶本身就是世襲,一人為軍戶,則全家都是軍戶。”

“軍戶不能轉換職業,隨著時間的推移,衛所的軍戶數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多。”

“而朝廷批給衛所的屯田,也會越來越不夠分。”

“這還不是重點,真正重點在於,土地的兼並,也會侵吞衛所的大量屯田。”

“軍戶無田可耕,就會形成逃亡,即便有不逃亡的,軍戶衛所也會迅速廢弛,直至不堪一用。”

朱瞻基皺眉問道:“土地兼並是什麼?”

彆說作為天家子孫的他了,就連於謙也是初次聽說土地兼並的說法。

林煜嘖了嘖說道:“說到土地兼並……簡單舉個例子就是,在大明某縣的一處鄉村,村裡頭有位德高望重的地主老爺,他看上了村民張三家的土地。”

“可他德高望重,不能明著來啊!所以,他就給衙門送禮,也不用驚動縣太爺,直接讓衙門的稅吏對張三家提前征稅,使其一時交不上來就行。”

“而地主這個時候,就趁機給張三借貸,幫其交上稅銀。而張三的錢都被稅吏刮空了,來年必定還不上借貸,那就隻能把土地抵押給地主。”

“如此,一來二去,稅吏得到了賄銀,也幫衙門收上了賦稅,地主也得到了土地,張三反而背上一身負債,還要去給地主乾活佃耕。就這還要感謝地主,救了他一命,沒有被官府抓去。”

於謙滿臉凝重:“土地兼並,自此而始。”

朱瞻基也聽懂了,實在是林煜舉得例子太通俗易懂:“這不就是巧取豪奪,貪汙受賄?”

林煜冷笑:“你說對了,土地兼並就是巧取豪奪。要不是巧取豪奪,地主老爺怎能坐擁良田千頃?汝可聞諺雲破家縣令、滅門刺史乎?”

“破家縣令,滅門刺史……”於謙喃喃道,“我曾經對此方麵的卷宗有過了解,自洪武年間開始,我大明邊關的諸衛所,便有大量軍戶逃亡的現象。

太祖高皇帝雖然嚴令禁止,卻依舊無法改變這個現狀,最終隻能於邊境放棄原定蠶食草原的戰略,改為保守性屯墾,不再增築草原衛所。”

朱瞻基皺眉說道:“所以,就是因為土地兼並,讓原本屬於衛所軍戶們的土地,都被上官給兼並侵吞,軍戶們無田可耕,從而大量逃亡?”

林煜說道:“可以這麼說,畢竟衛所軍戶說是我大明軍隊,實則就是朝廷與衛所軍官的奴隸。他們就與天下的賤籍一般,不可轉換職業,一人軍戶,全家軍戶。

半路逃跑者,一旦被抓到,都是死罪。朝廷也不給他們發放俸祿,隻能讓他們一輩子在衛所的軍田上,乾活開墾到死,形同豬狗。”

“如此好欺負的對象,換作你當他們的衛所軍官,你會不去兼並他們的地產?反正上官和朝廷要的隻是衛所能在戰時拉出青壯充軍,平時誰會去管軍戶們的死活?”

“而且,衛所的軍官與軍戶本質一樣,他們的官職都被朝廷定死,不能升遷,失去了上升渠道,在地方又如同土皇帝。那自然也就再無顧忌,可著勁的壓榨軍戶,沒了仕途,那就追求財路。”

“軍戶們在軍官的壓榨下,要麼艱難求生,要麼就舉家逃亡。無論求生逃亡與否,對衛所軍官來說其實都不吃虧。因為軍戶逃亡,軍官可以吃空額,軍戶不逃亡,那就是軍官的免費奴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穿成七零嬌惡媳,我被糙漢纏上了 狩獵禁區:年下弟弟的戀愛 娘娘,對不住了 公路求生,我的房車是移動彆墅 阿卡蘭德大陸遊記 持蠱上位,換嫁夫君俯首稱臣 厲總,夫人她驚豔了世界 重生之風華 一秒加一瓶罐頭,校花跪求我收留! 溪城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