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天竺隻有和尚與佛經了?
朱高熾的話,讓夏原吉一時間有些疑惑,連忙開口問道。
“陛下此話是何意?”
朱高熾微微一笑,滿臉自信的說道:“就是字麵上的意思,你們不知道,這天竺大地,可是一塊難得的寶地啊!”
“你們翻開地圖仔細看看,在天竺大陸上,是不是除了河流以外,甚少有山川穀地?”
這話一出,夏原吉幾人連忙把地圖重新拿起來細看。
果不其然,在標注天竺的地圖上,除了幾條密集的河流水網外,山川標注幾乎沒有,有也是在南方。
他們一開始沒注意,隻以為這是一幅普通的平麵地圖,但現在仔細一看天竺以外的其它地域。
彆說是大明、漠北這些比較熟悉的地方了,就連海外的新大陸,也在特定區域標注了巨型山脈與五大湖。
可能不是太標準,但相比較這個時代的世界地圖,已然是相當詳儘。
地形、水脈、疆域麵積、國家勢力分布,全都囊括其中。
楊士奇捋著胡須說道:“天竺之地幾乎沒有山川穀地,有也是位於南方狹窄土地。這要麼是林先生畫漏了,要麼就是天竺地形真的如此。”
夏原吉點頭說道:“應當確實如此,昔年大唐玄奘法師前往天竺,曾著書《大唐西域記》。此書雖然時代久遠,很多記載都已不可取,但其中對天竺的地理風貌,卻也有過簡單描繪。”
明朝對天竺、西域也並非真的全不知情。
早在永樂十一年,大明就曾與中亞的帖木兒帝國,互相派遣過使節團。
使節團的典書記陳誠,還將沿途的國家風貌文化地理,合編撰寫為了《西域行程記》,《西域番國誌》,用於彙呈禦覽。
一直到今年,這位專職寫“出差報告”的典書記官,都準備再次跟隨使節團,出使一趟帖木兒帝國。
隻不過才走到半路,永樂帝就駕崩了,使節團隻能中途返回。
夏原吉、楊士奇的話音落下,另外四人楊榮、黃淮、金幼孜、蹇義沒再開口。
要知道,在大明的地圖上,林煜都按照地形,畫出了幾處密集的山脈區,包括廣闊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這些。
而天竺的北麵,大片卻都是光禿禿的,壓根沒有山脈不說,還有幾條與黃河相差無幾的大河流過,形成了密集且複雜的水網。
沒有山脈,還水網密布,這意味著在天竺的北方,不僅有大片的平原地區,而且還背靠充足的水源,以及密集水網衝出來的河流衝積平原。
古人可能不知道啥叫“河流衝積平原”,但他們知道依著山水的土地,必然肥沃可開墾。
“難怪……”
黃淮指著地圖點評道:“這天竺北方的諸多藩國,幾乎每個都必定占據著一片河流水網。尤其是這孟加拉蘇丹國,國家不僅臨海,其中又有兩條大河交叉流過,國內也無大片山脈,必然極為適合發展農業。”
金幼孜卻是皺著眉:“可是,天竺北麵並無什麼山川穀地,又充滿大河水網,為何還會分成如此多的細小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