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紳先不說,兩淮官紳少說也得狠狠殺上一批,一如太祖、太宗兩朝對待江南官紳那般。
如今,又要在北京周邊推行試點攤賦入畝……
彆說,確實可行!
因為北京在天子腳下,出問題的幾率本來就小,就算有問題,朝廷也可以直接拿人,卻是不必像江南那般大動乾戈。
而且,整治北京周邊田政亂象,也更利於朝廷中央的管控。
“陛下聖明!”
夏原吉帶頭高呼。
餘下的五部尚書皆是跟著齊聲高呼盛讚。
說完了攤賦入畝在兩淮、北京共推試點的大事,君臣幾人又簡單討論了一番關於漢王如何處理的事情。
按照原來的叛罰,無外乎就是賜死殺了做“黃燜雞”,或是直接廢為庶民,禁錮鳳陽高牆。
而現在,又多了個選項——流放。
但不是流放國內,而是往海外殖民地流放。
大明在海外殖民這一塊的展開,先前已經研究外加請教過了林煜,藩王在海外殖民確實是最好的選擇,也能讓殖民地始終保持對外擴張的活力。
既然如此,要不要廢物利用一下?
朱高熾在心中思索,自己的這個二弟如林先生所說,雖然的確是個憨貨。
不論政治、軍事能力都被自己全方麵吊著打,偏偏這家夥還傻傻地樂此不疲,覺得自己這個老大不如他,但也不得不承認,長年跟隨老頭子打仗,這個有些“叛逆”的好二弟,確實足夠勇武。
放在大明國內,殺了容易引起藩王警覺,可不殺又不足以服眾,而且終究是個政治隱患。
扔到海外去跟那些藩國土著打仗,或者乾脆丟到新大陸,為大明開墾土地,以朱高煦的武力值,完全可以勝任。
因為林煜說過,這些海外藩國真的就都是土著野人,哪怕比較高度漢化的安南、朝鮮等國,戰力也是孱弱得不行。
朱高煦打不過朝廷軍隊,還能打不過這些番邦野人?
而且,扔到海外,給他一個實封藩王做做,既能體現皇朝恩典,也能把這個不穩定因素扔得遠遠的。
至於朱高煦之後會不會造反自立……
他可是被朝廷先平了,再扔出去建國的,這要是還能翻身打回來,那朱高熾也不用再做這個皇帝了。
就連其他宗藩,今後在海外殖民分封也是同理,殖民分封的主體是大明為宗主,分封的藩國為大明輸血,這要是能被反推,那這皇帝真就也不用乾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