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皇權不下鄉_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一百八十九章 皇權不下鄉

第一百八十九章 皇權不下鄉(1 / 1)

一邊是上麵給壓力,一邊是百姓不懂青苗法。

常平製度又被青苗法取代,無法再像之前那樣,對百姓形成引導參考依據。

如此,也就導致百姓本來不想,也不需要借貸,卻被逼著借貸。

地方官吏或為了政績考核,或為了升官發財,或乾脆就是官紳勾結,魚肉百姓……

總之,就是百姓不借也得借。

借了到期就得還錢交稅,交不起就賣兒鬻女,抄家流放。

這合理嗎?

這很明顯不合理!

但不合理也沒有辦法,廟堂的諸公你來我往,要考慮的事情可太多了。

哪有閒工夫管下麵的屁民死活?

王安石變法,變到最後,反而成了後人批判,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

夏原吉同樣也在擔心,林煜提出的“士紳一體納糧”,會與王安石變法結局一樣。

法再好,執行出現問題,那也是白搭。

尤其士紳一體納糧,必然會激起士紳的強烈反彈。

可能新法還是能推行下去,但暗箱操作之下轉嫁給百姓。

正如洪武皇帝的兩稅法……

夏原吉眉頭緊鎖,思索著如何提醒。

於謙卻是很直接,也知道林煜的性子,不喜歡拐彎抹角,開口便問道:“林先生,士紳一體納糧固然很好,但若是執行不下去,那又該當如何?須知臨川王文公(王安石諡號“文”)昔年,也是沒能落成青苗法……”

林煜聽罷,倒是一點不感到驚訝頭疼,緩緩張口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擔心當年王安石變法都做不成的事情,這比王安石變法還要劇烈的士紳一體納糧,會不會更加做不成?”

於謙點點頭,這正是他所擔心的。

王安石都做不成的事情,本朝的洪武皇帝以為自己做成了。

可現在聽了林煜的講課,於謙也知道了,連驅逐胡虜,開國大明的洪武皇帝,實際也沒能辦成這件事。

那到底還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問題?

於謙滿心疑惑,但他相信林先生肯定有辦法。

夏原吉也願意相信。

迎著二人期待的目光,林煜沒讓他們久等,接著說道:“要解決你所說的這個問題,實際隻需要簡單剖析一下當年王安石變法的細則。”

“王安石變法失敗,是因為朝堂上在行黨爭,而王安石又因為黨爭,牽扯了太多精力,也急需變法挽回新黨威望權力,所以便選擇了急於求成,給下麵的基層執行官吏施加重壓。”

“一如王安石執政掌權期間,對黃河引水采取的暴力手段,最終引發黃河決口大改道,死者巨萬。”

夏原吉輕捋胡須,說道:“黨爭的確禍國害民,王文公所處時期也確實殊為不易了。”

林煜說:“黨爭隻能算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其中一個因素,核心原因還是在於基層官吏的執行太過於激進,為了完成政績考評,往往強行推動。”

“隻是,單純依靠官員來強推,為什麼會讓青苗法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

於謙愣了一瞬,還沒反應過來。

夏原吉回答:“因為皇權不下鄉。”

皇權不下鄉,皇權隻是在基層設置了保甲胥吏,與地方士紳爭奪權力。

這導致皇權在地方極為不穩定。

這個不穩定體現在社會的各個方麵,從稅收到徭役,再到朝廷律令的下達,全都要靠保甲。

以保甲為代表的胥吏權力很大,一旦與地方士紳勾結,就很容易做到欺上瞞下,魚肉鄉裡。

“保甲胥吏古來已久,即便換了多少王朝春秋,保甲胥吏也還是那一套,朝廷要做事征稅,就得往地方下令,地方要做事,就得靠保甲胥吏輔助推進,沒有哪朝可以避免。”

“也正是因此,太祖高皇帝曾於《大誥》中對胥吏嚴刑峻法,便是防止胥吏倚仗手中權力,橫行鄉裡,虐民害民。”

對夏原吉的回複,林煜沒有直接否決,而是笑了笑說道。

“胥吏對封建王朝的確是必要的,因為這是讓封建王朝對地方基層形成統治的根基,最早的胥吏還是出自於始皇帝。”

“隻不過……”

林煜忽然間話風一轉:“既然胥吏對朝廷治民理政,控製鄉裡如此重要,那麼為何曆朝的胥吏都是免費打工仔呢?”

沒錯,古代胥吏說不好聽的,全都是免費牛馬。

不止是明朝不願意發給胥吏俸祿薪錢,往前曆朝都同樣既要用胥吏,也不給胥吏半分俸祿銀子。

哪怕到了清朝,直到雍正改革以前,清朝也是完全不給胥吏俸祿的,連飯錢餐補費都沒有,有些還得自備辦公紙筆。

“因為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夏原吉下意識回答的話還沒說完,林煜卻是冷笑著說:“古往今來就可以認為是對的?那我問你,假如你現在是個胥吏,朝廷要你乾這乾那的不說,還不給工錢,逢年過節還要給官府送錢送糧,而你的家庭也不寬裕,請問你該怎麼才能活下去,並湊齊上麵要求的賦稅和孝敬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我,千億大佬,都市簽到八年! 為動畫製作獻上美好祝福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