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仍舊還處於震撼當中,他理解得比於謙更為透徹。
因為他想到了如今大明的處境,永樂皇帝剛剛駕崩,國庫空虛,而陛下又要重新開海,又要對外征戰,奪取日本銀礦,開拓海外領地。
這些都需要花錢。
所以錢從哪裡來?
發國債唄!
通過現在的減稅,與發行國債,去集中錢來辦大事。
而國債因為有利可圖,再加上消費者的短視(理性有限)、借債約束(減稅增加當前收入)和代際財富再分配(利己主義),反而會刺激消費,增加稅收。
增加的稅收,正好能夠償付國債的本息。
所以,理論上,隻要國家不斷的增加債務上限,那就能源源不斷的刺激消費,增加財富稅收。
也就是債務越多,財富越多。
而且,為了獲得更多財富,國家也必然會去執行這一點,去創造更多的債務。
債務的進一步增加,就又需要百姓去更多的花錢消費,否則就難以維持這種“債務—稅收”的循環經濟模式。
但百姓的花錢能力終究是有限的……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快速增加百姓花錢的速度呢?
有。
那就是……生孩子!
人口的快速增長,也會促進消費的增長。
這就是俗稱的人口紅利。
有了人口紅利,那“稅收—債務”的財政循環,就能維持下去了……
夏原吉還在皺眉思索中。
於謙卻猛然起身開口喊道:“林先生,這不對!”
林煜一臉平靜問道:“有何不對?”
於謙說道:“百姓…不是禽牲!”
這短短的一句話,有如落入平靜湖麵的一塊千鈞巨石。
本來還在思索糾結的夏原吉,瞬間明悟過來。
對啊!
百姓不是禽牲……
這般居高臨下,仿佛除了朝廷以外,天下萬民都是被蓄養的禽牲。
禽牲的存在意義是什麼?
下崽,賣錢,下崽,賣錢……
林煜臉色也不再平靜,他緩緩張口說道:“是啊!百姓不是禽牲,我也早就與你們說過,稅收的真正意義,隻在於八個字。”
“什麼?”
夏原吉下意識地問出來,問完他就閉嘴了。
因為他想起來了,最開始林先生就說過的八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