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天子親耕_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二百零八章 天子親耕(1 / 2)

林煜在天牢內,每日除了寫《農政全書》以及繪製世界全圖(詳細的)、蒸汽機圖紙,便是給於謙講課解惑。

小日子也算過得充實。

南邊,朱瞻基趕在了元宵節前後,平了自己的好二叔漢王的叛亂。

緊接著又被自己的父皇,一道聖旨領兵南下,準備去南方殺頭立威,武力強推攤賦入畝。

洪熙元年的正月,就這麼平穩過去。

轉眼到了二月份。

仲春亥日。

天子躬耕,勸課農桑。

遵循“民以食為天,食以農為本”的古訓,朱元璋登極的第二年,便在南京建先農壇(祭祀神農)並行耕耤禮。

永樂遷都北京,沿襲祭祀先農和行耕耤禮的傳統,但將皇帝親耕的地點改在了北京先農壇。

永樂十八年,在北京永定門內,天壇以西興建山川壇。

嘉靖十年,在山川內壇牆南部再建天神壇、地祗壇,形成先農壇現今的格局。

到了萬曆四年,才改山川壇為先農壇,並設先農壇祠祭署,鑄先農壇祠祭署印。

朱高熾今日難得換上嶄新且正式的天子冕服。

天子冕服與正常的皇帝袍服不同,這種特殊服飾隻有在皇帝祭祀天地、宗廟以及正旦、冬至、聖節時才會穿著,祭社稷、先農(親耕)和舉行冊拜時也會穿著冕服。

明朝冕服,前後曆經五次更定。

明冕服樣式,始定於洪武元年,洪武十六年和二十四年兩次更定。

永樂三年,又對冕服進行修訂,並沿用至嘉靖初年。

到了嘉靖八年,嘉靖皇帝覺得洪武、永樂冕服不合乎製度禮法,再度進行大改,而後延續到明末。

如今朱高熾穿著的冕服樣式,自然還是永樂三年製的天子冕服。

冕服下裳主要為纁色,並且沒有革帶,隻有佩、綬、蔽膝,與古製冕服大不一樣。

冕服的上衣章紋共有八個,而下裳章紋則為四個,冠質為皂紗,旒珠則由赤、白、青、黃、黑五色組成,充耳則為黈纊。

冕服玄衣織八章紋,分彆為日、月、龍、星辰、山、火、華蟲、宗彝,下裳織則四章紋,分彆為藻、粉米、黼、黻。

連冕服的鞋襪,也為代表火德的赤色。

按照天子躬耕的傳統,在每年的仲春亥日前一個月,就要由禮部報請耕耤日及從耕三公九卿的官員名單,並由鴻臚寺在山川壇耤田兩側立好典禮儀式及從耕官員的位置標識牌。

到了耕耤前兩天,皇帝就要開始齋戒,三公九卿以及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一應人等,也要陪著皇帝在家齋戒兩天。

耕耤前一天,皇帝會在紫禁城中和殿,閱視祭奠祝文、耕耤穀種及農具後,再由太常寺卿和順天府尹在儀仗樂隊的護衛下送至山川壇,分彆安放在神庫和耕耤所。

而到了耕耤當天,也就是今天。


最新小说: 穿成農家子,妻妾越多,發家越快 盛明大駙馬 窺見星光 夫人她醫術無雙 非分之想 禦劍誅仙 狂醫下山,全球警戒 妖精師父助我修行,出關全球震動 二郎至聖先師 抗戰:槍法無限強化,我狙穿晉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