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寇自重……”
朱高熾不自覺呢喃道,他的臉色很平靜,但心緒卻是已然翻湧起驚濤駭浪。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他總覺得這是林先生在有意提醒自己,提醒現在的大明。
因為按照林先生說的這套血酬定律算下去,等大明未來到了王朝末世的時期,那些各個地方、甚至九邊重鎮的軍隊,真的會變成這般養寇自重的暴力集團。
原因不用多說,就如林先生剛講到的“兩宋演義”故事,官府既懼怕打不過反賊,也懼怕攻打反賊會帶來過大的傷亡,然後入不敷出,被朝裡的同僚趁機摘了桃子,還要被拉去詰難背鍋。
養寇自重、扶持匪寇、殺良冒功,還有“剿賊餉”(三大征:剿餉、練餉、遼餉)……
大明未來也會如此嗎?
一念至此,朱高熾就覺頭疼不已。
他自然不願意看到,也不願意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依照血酬定律與大明目前的軍製推算,過不了百年可能就會逐步往這上麵靠攏。
那要怎麼辦才好?
朱高熾雖然經曆過靖難之役,也算有著戎馬經驗,但他終究還是想不出,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這些隱患。
以史為鑒?
史書上也沒想出辦法啊!
大唐用府兵製養兵,前期確實保證了軍隊戰鬥力,可府兵製到了開元盛世中期,就已經瀕臨崩潰。
因為府兵需要配合朝廷均田,可國家的人口又是在不斷增長的,均田均田,均到最後,土地就收不回來了,收回來也不夠分了。
唐玄宗也曾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這些措施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
“安史之亂”爆發!
至於後來的兩宋,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完成了中央集權,但又導致了宋朝冗兵嚴重。
北宋開國不過百年,中央禁軍部隊的兵額就達到了一百多萬,壓根算不清楚到底有多少軍隊,軍隊倒是不怎麼養寇自重了,但直接玩吃空餉。
北宋軍隊吃空餉離譜到了什麼程度呢?
他們的中央禁軍平時幾乎不去訓練,而是到處打工賺錢糊口養家,甚至將領帶頭去當包工頭,帶著禁軍去跟碼頭苦力們搶飯碗。
金軍兵臨城下,北宋朝廷才總算搞清楚,禁軍到底有多少人。
嗯,一共四萬多人,還臨時募集了不少。
兵額一百多萬,實際四萬不到……
委實想不出解決辦法的朱高熾,索性把注意力重新放回課中。
“林先生,之後呢?”
“之後啊……”
林煜砸吧了幾下嘴,說道:“之後官府的縣老爺就派人找到了反賊的大當家,想要與其做一筆買賣,縣衙官府會以剿滅反賊為由,向百姓加征攤派。
而這反賊的大當家隻需要間歇性襲擾縣城周邊的村鎮,然後官兵會象征性追剿,但又總是剿不乾淨。如此互相合作,那麼就能一直賺老百姓的錢,不用承擔任何成本與風險。”
“可問題是,反賊的大當家不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