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時候吃的是缽缽雞,八毛錢一串,各種食材用竹簽穿著。
香辣鹹鮮的紅湯用一個不鏽鋼大盆盛著,表麵飄著紅油,食材在湯裡浸透了。
吃多少拿多少,那滋味,香極了。
陸清風喜歡裡麵的雞腳筋,肉厚q彈,咬起來嘎吱脆,爽口又過癮。
吃完後去了春熙路和太古裡。
春熙路的熊貓很可愛,幾人都拍了照片發朋友圈。
倒是收獲了大批同學的點讚加評論。
請班主任吃飯那天,二班的同學都互相加了好友
太古裡的話,他們都感覺沒太大意思。
主要這裡就是一條商業步行街,拋開網紅屬性,和其他城市商業街沒什麼區彆。
倒是裡麵有一個大慈寺可以逛一逛。
一牆之隔,外麵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裡麵是飛簷翹角的古典寺廟,彆有一番韻味。
隨後轉道武侯祠,也就是祭祀諸葛亮的地方。
這裡其實原本是惠陵,也就是劉備的陵墓,依照秦漢舊製,有陵就有廟。
蜀國承漢製,所以惠陵附近必然有武昭烈廟,這是因為劉備死後被追諡為昭烈皇帝。
“諸葛亮不是葬在定軍山麼,為什麼武侯祠會在這裡?”
劉鑫奇怪的問。
喜歡三國曆史的都知道,諸葛亮死在五丈原,死後依照他的遺願安葬在了定軍山,也就是現在的陝西。
陸清風解釋道。
“這裡麵原因很多,據《三國誌·後主傳》記載,諸葛亮死後蜀國大臣就請求劉禪為他立廟,不過劉禪以諸葛亮非帝王至尊,立廟有違禮法給拒絕了。”
“直到後來,又有大臣諫言,劉禪才在定軍山建了武侯祠。”
“那武侯祠應該在陝西啊?”
劉鑫道。
“後麵還發生了很多事情,司馬家洛水之誓,奪了曹魏天下,成立西晉,平了三國,統一天下,自然也就不承認蜀國的合法性。”
“把劉備的武昭烈廟推平了,後來司馬家的皇帝個個不當人,衣冠南渡,西晉政權一分為二,漢製複興,武昭烈廟又重新建了起來。”
“也就是那個時候,武侯祠和武昭烈廟合並到了一起,這也是華夏曆史上唯一的君臣合祠祀廟。”
正值暑假旅遊旺季,武侯祠遊客不少,還有帶團的導遊。
有個背著小蜜蜂的導遊讚道。
“可以啊,小夥子,曆史學的不錯。”
“沒有,就是喜歡看些閒書。”
陸清風笑道。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有家長對自家孩子道。
陸清風收獲了一顆白眼。
武侯祠很大,逛了一圈出來的時候,已經五點多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