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怎麼樣?”
節目播放到導演通過餐盤底下的顏色,讓五人分成兩隊出發,進入了廣告時間。
陸清風問三個室友。
“我覺得還可以,能一直看下去,這個導演挺會整活的。”
郭豪說道。
另外兩人也認可。
“隻看開頭的話挺有意思的,我會想你們這些人會怎麼去收集食材,特彆其中還有劉茜雅。”
吳勇飛補充道。
“對對,大家印象中劉茜雅都是那種典雅的形象,就特彆想知道她生活中是什麼樣子的。”
張景儀對這節目的興趣最大。
陸清風點點頭,這應該是大多數觀眾對節目的第一想法,也是節目看點之一。
一檔新節目,你不能指望一上來觀眾就能看出節目製作多麼精良,剪輯多麼緊湊,嘉賓有多少有趣的互動。
一開始還是要用明星來引流。
後麵口碑發酵,才能持續的吸引路人。
他沒問自己表現如何。
熟人視角下和其他觀眾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不具備參考價值。
說話間,微信有人發來消息。
陸清風打開手機一看,是劉鑫,呂輝,侯曉兵這三人在他們幾個建的小群裡發出了正在收看《聲聲入耳》的照片。
陸清風笑著加入交流。
聊了沒一會兒,廣告結束,重新進入節目。
因為分成了兩個隊伍,畫麵是交替剪輯,一開始就是陸清風和劉茜雅在去機場的車上畫麵。
那段他和劉茜雅關於拖延症和對生活做規劃的談話全部保留了下來。
李一南那一組因為童錦和司涵韻這兩個年輕人的緣故,倒是更歡樂一些,但篇幅有限,給的畫麵並不多。
後麵到達目的地後,進行的實物采集工作,播放的畫麵也是劉茜雅和他這邊占大部分,另一組相對要少一點。
陸清風看完以後,倒是慶幸第一期節目就和節目核心分到了一組。
一期節目總時長在一小時四十幾分鐘左右。
兩天的拍攝時間,又分成了兩隊。
節目組在剪輯的時候,肯定要做取舍。
而不管出於何種考慮,作為最大咖位的劉茜雅個人分量肯定不能少,這點恐怕在劉茜雅加入節目的時候,都寫進了合約裡。
而一直和劉茜雅一起行動的他,在這一期節目中出鏡份量有了保證。
不錯的開始。
而且,導演為了塑造他和劉茜雅姐弟的人設,剪輯出來的鏡頭,兩人互動頻率很高。
明明拍攝的時候,感覺就是比較熟悉的普通人,但上了屏幕之後,就感覺兩個人很有默契。
如果他不是當事人,他自己都感覺當時和劉茜雅的關係很好很好。
這對他來說,自然是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