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敲定下來之後,後續還有很多細節問題要詳談,像是每年的演出場次,演出主題等的。
不過這不妨礙愛樂樂團官方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歡迎陸清風以客座席身份加入這個大家庭的消息。
陸清風隨後轉發,謙虛的回應。
粉絲們自然是開心的。
不管陸清風之前在網上,小提琴技藝多受追捧,沒有上過音樂廳的大舞台,終究算不上一名真正的音樂家。
和愛樂樂團的合作就是一次權威的認證。
陸清風也越來越忙了,除去原本正在進行的事情之外,這段時間他也會去光影交響音樂廳學習交響樂團合奏。
另外,故宮活動的曲子也要費心思,除了去參觀了故宮之外,他最近也開始學習明清兩代的古樂了。
從明朝開始,華夏的音樂文化在前代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和變化。
例如在萬曆年間,老朱家的後人朱載堉通過珠算開方創建了十二平均律,這個發現比西方早了五十多年。
他將記載了這一理論的《樂律全書》上交給了朝廷,隻是那個時候大明朝內憂外患,沒引起多少重視。
直到五十多年後,一位法國學者提出相似的理論,然後由巴赫完善運用在鍵盤樂器中。
同一時期,隨著資本主義在這片土地上萌芽,民間音樂開始有了巨大的發展。
琵琶、嗩呐、二胡這些現在常見的樂器在那個時候開始在民間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在宮廷方麵,明初期就建立了典樂宮,從前朝雅樂中繼承發展,建立了中和韶樂的宮廷音樂體係,用於祭祀、朝會、以及宴饗活動。
清朝沿襲了這一製度。
陸清風現在學的就是中和韶樂。
古代的時候,宮廷音樂意義重大,從周朝製定禮樂製度開始,華夏曆朝曆代的君主都會沿襲這一方式,展現治理國家的理念。
同時,儒家思想的發展以及當權者的推崇,中正平和,典雅純正,匡正人心的特色也隨之融入宮廷音樂之中。
八音俱備,有樂必有歌;鐘聲磬韻,金聲玉振。
所使用的樂器種類繁多,包括麾、柷、搏拊、節、敔、編鐘、編磬、搏鐘、建鼓、塤、箎、排簫、簫、笛、笙、笏、琴、瑟……
為了學這些知識,陸清風這段時間天天北大中音兩頭跑。
之前入學北大的時候,還有人提議讓他上中音,中音也很有意思,回應網友的要求,喊話陸清風去他們那裡。
北大當時還是回應了一波。
後麵隨著他在音樂上麵越發展現天賦,也一直有中音的學生喊他來上學。
陸清風去中音校園查資料,自然也有被偶遇認出來的時候,一般都會被拉著合影。
本來也沒什麼,也不知道誰又把這陳年舊帖挖出來了,一頓鼓搗,說陸清風成功被中音挖牆腳。
搞得他哭笑不得。
時間又來到周三,《聲聲入耳》進入第五期的拍攝。
這一次,節目組把他們拉到了山村小學,讓他們做音樂老師。
……
與此同時,扶桑,東京虎之門三町目二十一番地。
扶桑國內有著悠久曆史的知名出版社,光文社總部就設立在此處。
扶桑的出版業一直非常發達,即便在如今互聯網不斷蠶食實體份額的時代,這個小小的島國靠著漫畫產業依舊維持著不俗的實體市場份額。
扶桑大型的出版社巨頭一共有四個,分彆為一橋集團、音羽集團、新潮社以及角川集團。
喜歡動漫二次元的人對一橋集團會很熟悉,旗下集英社、小學館、白泉社的漫畫雜誌在市場上都是數一數二的頂尖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