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堂內的燈光暗了下來,嘈雜聲漸漸消失,正對著所有觀眾的大屏幕亮起,上麵開始播放一段影像。
一個小男孩騎著自行車行駛在鄉間小路上,跨過綠樹成蔭的道路,走過小橋流水。
幾幕蒙太奇剪輯的悠閒農村景象過後,對本次本次典禮的點題。
《生命中的文學時刻》
整個影像是一個八歲男孩通過書去了解世界小短片,構思非常精巧。
陸清風覺得挺有意思的。
典禮沒他想象中那麼無聊,短片結束之後,兩個身穿禮服的主持人上台開場。
然後自然會有各界領導上台講話的環節。
中間穿插了歌舞、朗誦等表演,整體觀感上不至於讓人有如坐針氈的感覺。
典禮進行到二十分鐘左右,終於頒發了第一個獎項,年度最佳長篇小說。
江南文學盛典一共就頒發五個獎項,年度傑出作家,最佳長篇,最佳短篇,年度文學評論家,年度最具潛力新人。
每個獎項五個候選人。
拿到最佳長篇的是一本叫做《山形》的嚴肅文學,是一位叫蔡鬆濤的的作家。
陸清風還真了解這人。
從開始寫作開始,他每天都維持著閱讀習慣,去錄製節目的時候也習慣性的帶一本書。
不隻是看兩個世界都有的名著書籍,也會看和前世不一樣的文學作品。
這位作家的書他看了兩本,非常有實力。
作家是八零後,出生在東北那旮遝,經曆過工業城市的變遷,所以他的作品中很多關於九十年代城市變革的內容。
相比老一輩作家的土地鄉情,他的小說更貼近現代社會。
對比同為八零後這一批作家略顯浮誇,或者說城市小資的文字,他的小說又有著腳踏實地的文學性。
算是中生代嚴肅文學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陸清風看他的作品的時候,常常會把他和前世一位作家聯係在一起,雙學濤,代表作是《平原上的摩西》
同樣東北出身,同樣的文學風格,陸清風覺得他和沈睿書一樣,是兩個世界,同一個人的一體兩麵。
陸清風會看這些人的作品,有一部分原因也是避免把相似度很高的作品拿出來。
這個世界還是蠻複雜的,很多人和事和前世沒什麼區彆,很多有著微妙的聯係,很多又完全沒有痕跡。
還是需要花一點時間仔細甄彆。
典禮穩步推進,第二個獎項頒發的是年度文學評論家,給了一位大學教授。
這些獎項和他沒什麼關係,他要做的就是鼓掌。
到了第三個獎項,他終於緊張起來,年度最佳短篇。
參與角逐的就有他的《山月記》,是《萌芽》申報的。
第一次獲得專業獎項的認可,說不在意是不可能的。
一旁的沈睿書看到了,這位快六十歲的大作家理解的笑了笑,他年輕的時候也有著相似的心情。
負責頒獎的是一位和沈睿書同時代的作家,叫李震霄。
戴著眼鏡,把寫有獲獎人的信封拆開,舉的很遠。
“2020年江南文學盛典,獲得年度最佳短篇的是……”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眯了眯眼睛。
“《山月記》陸清風,恭喜你。”
大禮堂內掌聲響起,陸清風聽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鬆了一口氣,繼而心底湧出一股喜意。
“祝賀你,陸同學。”
沈睿書衝他伸出後,陸清風連忙起身與他握手,然後又和另一側的鄰家姐姐擁抱了一下,最後才一路小跑上了舞台。
李震霄笑眯眯的從禮儀小姐手中拿過獎杯,遞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