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人類情感的載體,再好的唱功也是為了輔助情感的表達。
但唱歌的人用全部的感情在唱歌的時候,哪怕在技巧方麵有缺陷,一樣能夠打動人心。
陸清風就是在用這樣的方式在唱歌。
前世今生,種種感受融為一體,他在向所有講述他的故事。
和曲若雲一樣,觀眾席中,很多人的眼淚也止不住的往下流。
……
“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因為那鬆開的鞋帶,我無法將它係好,”
“如同人的羈絆也是如此。”
“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因為那個男人注視著我,
“我在玻璃牆後坐著,向那天的我說聲抱歉。”
……
《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的歌詞都有其具體含義。
叼走過去的海鷗說的是失敗的過去、陽光下的蟲之死骸是受傷的身體、口袋裡的薄荷糖是懷念的時光。
燈塔是家、拱橋和自行車是記憶、係不上的鞋帶是朋友,而這裡原歌詞用的少年的道歉,可以看做是中島美嘉的愛人。
而陸清風對這裡做了修改。
那個男人說的原身的父親陸石橋,在入獄以後,見麵時的悔過。
這些歌詞和他其實也是契合的。
……
“與無形的敵人戰鬥著,像困在房間裡的唐吉坷德,”
“最後的結局,卻都是醜陋的。”
唱到這裡陸清風,聲音裡不自覺的帶上了一絲哭腔。
絕望感一層層的鋪陳和疊加,即便最為理性的謝宗臣也心裡難受的皺起了眉頭,用力握著拳頭,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
世間的真理和說教太多太多,道理我都懂,可依舊無法掙脫悲觀情緒的牢籠。
與其說是想尋求死亡的解脫,不如說不知道為什麼而活。
這才是最絕望的黑暗。
現場的安靜已經不是因為節目要求大家安靜,而是所有人都說不話來。
但就像這首歌最終是救贖,是治愈,在最深的黑暗來臨前,希望的光終究會降臨。
“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因為有人說我是冷漠的人,”
“想要被愛而哭泣,是因為終於知道了人間的溫暖。”
……
轉折與釋懷的契機在此刻出現,銜接段的旋律人聲效果音和樂器開始轉向光明。
歌詞也開始出現救贖的元素。
“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你明媚的的笑著,”
“總是想著自我了結,終究是因為太過認真的活著。”
……
“因為有像你一樣的人存在,”
“我稍微喜歡上了這個世界。”
“因為有如你一樣的人存在,”
“我對這個世界有所期待了。”
希望不是光明驅逐黑暗,而是在廢墟之中種花,在黑暗之中辨彆光的方向。
歌聲已經落幕,陸清風在最後的旋律中站到了最後,頭頂的光越來越亮,亦如歌詞傳達的意思。
最後的尾聲伴隨著觀眾的掌聲響起。